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可涉及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机制文献及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这其中主要涉及山梨醇/NADPH,一氧化氮(N0),非酯化脂肪酸,神经纤维数量的异常及高敏感性,氧化应激,Ano-1蛋白等相关细胞因子,并在总结这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研究方向.......
作者:徐周伟 刊期: 2013- 03
-
鞍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进展
鞍区脑膜瘤因其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复杂,达到肿瘤全切除同时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是临床难点之一.当今显微手术技术、手术器械以及颅底人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鞍区脑膜瘤能够达到全切.而放射外科及神经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又为鞍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了另一有效途径.本文就鞍区脑膜瘤手术策略的制定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文彪 刊期: 2013- 03
-
偏头痛非头痛症状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中与其非头痛症状发生有关的有皮质扩散性抑制、视网膜感光通路调节及下丘脑调节等.偏头痛常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癫痫发作等.同时,偏头痛药物可同时干预偏头痛的先兆、头痛及非头痛症状,包括Ca2+通道阻断剂、麦角碱类、β-受体阻断剂、曲坦类、止吐剂、抗抑郁药及抗癫痫药等.......
作者:万林 刊期: 2013- 03
-
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
暴露于有机溶剂可发生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其神经毒性机制包括溶剂脂溶性、神经递质异常及易感基因携带等.该病临床症状非特异,急性/亚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共济失调,严重者可致意识障碍,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注意及执行能力的下降.诊断需结合有机溶剂接触病史、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定.该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在停止有机溶剂暴露后病情一般没有明显进展.......
作者:黄彪 刊期: 2013- 03
-
间充质干细胞载体基因治疗恶性胶质瘤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肿瘤趋向性生长的能力,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特性,提示其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载体.MSCs可将特定的细胞因子运至恶性胶质瘤细胞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可通过向恶性胶质瘤分泌抑瘤因子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恶性胶质瘤的基因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MSCs在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旺 刊期: 2013- 03
-
侵袭性脑膜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多表现为良性,但预后却多样化.为探究不同级别和不同侵袭性脑膜瘤之间的差异性,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NF2基因、Hedgehog信号通路、Ki-67、E-钙粘蛋白与β一连环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组织抑制因子、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骨桥蛋白等研究热点对脑膜瘤侵袭性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张浩宇;李达;郝淑煜 刊期: 2013- 03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临床,初主要用于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WI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根据不同病灶表现出的特异性的信号改变或动态变化,为包括脑血管疾病在内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及脊髓病变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视角.本文主要综述DWI在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倩 刊期: 2013- 03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lα,HIF-1α)是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调节基因表达和恢复内环境平衡的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当大脑处于缺血缺氧脑损伤时,一系列基因被激活以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恢复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和诱导自噬激活等.近年来研究显示HIF-1α可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抑制基因p53和BNIP3等基因,在缺血缺氧脑......
作者:胡强 刊期: 2013- 03
-
偏头痛药物预防耐受现象研究现状
目前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药物预防耐受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治疗初始阶段有效,但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疗效变差或失效.据统计约有1%~8%接受预防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会出现耐受,但是国内外均缺少这方面的综述文献,本文阐述了偏头痛药物预防耐受的定义、机制、研究现状等.......
作者:王庭亮 刊期: 2013- 03
-
Fas/FasL在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Fas/FasL系统在介导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凋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在脑缺血、多发性硬化(MS)、阿尔茨海默病(AD)以及神经肌肉病中,均发现有Fas/FasL系统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该系统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岛叶相关胶质瘤术后远期脑梗塞特征及因素分析并文献回顾
- 2 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改变研究进展
- 3 微小核糖核酸59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醒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 5 利用CTA“点状征”指导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
- 6 创伤性脑损伤的移植治疗研究
- 7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8 炎症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9 锥体外系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 10 常德市汉族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 11 脑保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13 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分析
- 14 高渗盐水治疗颅脑外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 15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 16 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
- 17 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颅内动脉瘤2例报道
-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研究进展
- 19 胶质瘤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20 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