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大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正常脑组织对TGF-β1呈极低表达,在创伤后1天即开始表达,第2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周后消失.TGF-β1参与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抗炎、促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促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多种功能.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穆士卿;李拴德 刊期: 2001- 05
-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害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但近年有关周围神经受累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对MS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病因、可能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了探讨.......
作者:詹淑琴;谢淑萍 刊期: 2001- 05
-
Alzheimer病基因易感性研究进展
Alzheimer病(AD)为一种遗传复合型和异质性疾病.近年来发现脂蛋白酶、白介素、HLA、α2巨球蛋白、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载脂蛋白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等基因与AD相关,本文对上述基因的功能、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琳;郭大文;王德生 刊期: 2001- 05
-
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疾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处理的难点.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生的机制,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资料,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脑出血和脑水肿动物模型的建立,脑血肿本身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等方面,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生的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作者:陈剑;赵洪洋 刊期: 2001- 05
-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一个神经外科的未来趋势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是以影像引导下实施外科手术为前提,结合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在临床神经外科所形成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门方法学.本文介绍了这一方法学形成的背景与理论概念,并简介了临床使用的方法分类与评价.......
作者:徐宇伦;赵继宗 刊期: 2001- 05
-
纳米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展望
本文在概括纳米技术发展历史,特点性质的基础上,综述纳米生物医学中与神经外科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展望纳米技术在神经外科创伤性脑水肿,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方面基础研究和诊断治疗中应用的巨大潜力.......
作者:郁毅刚;徐如祥 刊期: 2001- 05
-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脑脊液的研究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PE)病人脑脊液(CSF)的研究对NPE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探明其发病机制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NPECS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糖核蛋白体P蛋白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神经元抗体、抗神经元膜蛋白抗体、白细胞介素-6(IL-6)、α-干扰素等可能的作用机理及对诊断NPE的意义.......
作者:冉立伟;沈大为 刊期: 2001- 05
-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可见智能减退,锥体系、锥体外系体征如肌强直、姿位异常、静止性震颤、舞蹈样手足徐动、肌阵挛、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感觉减退.行为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小脑性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神经肌肉受累如吞咽困难、弥漫性肌萎缩以及眼球运动异常等,神经病理可见特征性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程缓慢进展,无有效治疗.......
作者:王晔;郭大文;王德生 刊期: 2001- 05
-
Alzheimer病与糖代谢异常
葡萄糖对维护脑功能有特殊的作用.Alzheimer病存在脑局灶区性糖代谢下降,且与认知障碍有关,其机制主要是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但糖尿病与Alzheimer病的关系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流清;邵福源 刊期: 2001- 05
-
帕金森病保护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在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方面有一些新进展,新近的研究表明:P的发病似乎与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损害、环境毒物造成的代谢障碍、遗传易感性、老化的加速等因素有关.而设想中P的保护因素,无论是抗氧化剂、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型的研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等也都通过阻抑上述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达到保护神经元,从而预防P的发生或延缓P的进展.本文就其在遗传、对抗氧化应激和自由基、饮食以及其它......
作者:李雪莉;曹非;孙圣刚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调控线粒体自噬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 2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高原地区91例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 4 神经元迁移异常导致癫痫的机制
- 5 肌源性因素在躯干前曲症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 6 中风病人的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
- 7 腓骨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
- 8 MicroRNA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性研究
- 9 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展研究
- 10 PTEN肿瘤抑制基因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调节
- 11 载脂蛋白E在神经修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双重盗血1例并文献复习
- 13 颅脑外伤后失眠的研究进展
- 14 嗅觉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15 颅咽管瘤与生长激素缺乏
- 16 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 17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现代概念与治疗
- 18 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神经元功能--从细胞化学到分子影像学
- 19 朊蛋白(PrPc)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 20 脑移植的PET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