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几种模拟临床发病原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害产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本文通过集中介绍能良好模拟临床发病原因的全脑慢性低灌注模型、局灶性低灌注模型、栓塞模型、高血压模型等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展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者提供参考.......
作者:孟楠 刊期: 2012- 02
-
中国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中国癫痫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分布于华东和西南地区,调查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5‰,首次发病年龄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作类型主要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性别分布主要以男性为主,农村地区癫痫患病率较城市高.我国各地区癫痫患病率差异较大,并且各地区治疗缺口多在60%以上.......
作者:常琳 刊期: 2012- 02
-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神经系统的细胞表面糖蛋白.近年来发现,它在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神经细胞间的黏附、促进神经芽生及轴突生长、促进髓鞘形成与再生、参与突触可塑性等.因此,它在脊髓损伤、外周神经再生、难治性癫痫、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潜在治疗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郭艳;靳令经 刊期: 2012- 02
-
DSA、CTA及MRA对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应用评价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可用于ICAD的检查手段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这三种检测方法都能明确ICAD的诊断,但评价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标准尚不统一.DSA是一种有刨检查,对ICAD的诊断仍是金标准,而CTA、MRA属于无创或微创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检测......
作者:刘感哲;杨锡荣;刘佳 刊期: 2012- 02
-
帕金森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还没有根本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免疫治疗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α-突触核蛋白抗体的被动免疫治疗;二是依赖T淋巴细胞的疫苗免疫治疗;三是核酸疫苗主动免疫治疗.......
作者:杨云鹏 刊期: 2012- 02
-
地震致颅脑创伤的研究进展
地震致颅脑损伤是地震伤害中仅次于肢体骨折的损伤类型,具有伤员数量多,致伤机制复杂,伤情变化快,救援难度大,死亡伤残率高等特点.致伤原因以钝性伤害为主,全身复合伤多见.妇女、儿童和老人是地震颅脑损伤的高危人群.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灾害,因地、因时制宜开展救援,可增加伤员救治的预见性,增强可控性,降低死残率.建立医疗机构间专项协作网络平台,有益于地震致颅脑损伤的研究和管理.......
作者:罗晟 刊期: 2012- 02
-
NOX2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NOX2是NADPH氧化酶的一个亚型,通过质膜传递电子,产生活性氧,从而发挥着各种生理和病理作用.NOX2与神经细胞的发育、增殖、活化、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NOX2,减少活性氧,可有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对NOX2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及病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黄碧霞 刊期: 2012- 02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外科治疗在TN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国内应用较多的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三叉神经节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rdiofrequencythermocoagulationofthetrigeminalganglion,PT)......
作者:汪挺舰 刊期: 2012- 02
-
小儿胶质瘤治疗进展
小儿胶质瘤是小儿常见的颅内肿瘤,与成人胶质瘤相比有其特定的发生机制.目前在小儿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中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放疗选择的时机仍有争议.小儿胶质瘤因其特定的分子基础使其化疗疗效与成人不同,故需注意化疗方案的选择.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放疗设备技术的更新以及小儿胶质瘤研究的进展,对小儿胶质瘤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着重从小儿胶质瘤目前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南 刊期: 2012- 02
-
mTOR信号通路与癫痫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通过综述mTOR信号通路参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自噬、胶质增生、炎症、突触可塑性等病理生理过程,阐述mTOR信号通路致痫的可能分子机制.从遗传性疾病如TSC、PMSE,散发性疾病FCD、GG到获得性癫痫mTOR信号通路均异常激活,从另一个方面提示mTOR信号通路参与了癫痫的发病.然而,mTOR信号通......
作者:林堃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肌苷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作用
- 2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 3 麻痹性痴呆
- 4 核转录相关因子2和自噬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5 肯尼迪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6 儿童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 7 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8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9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对神经变性疾病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10 脊髓脊膜突出症胎儿外科治疗进展
- 11 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脑脓肿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12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与血压调控研究进展
- 13 危重病性肌病/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 ALDH9A1、ALDH2蛋白在脑膜瘤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 15 脑出血的脑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16 酷似中毒性脑病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 17 床突间隙和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18 WHO脑膜瘤分级分型的病理及影像学观察
- 19 CASP8基因rs6723097和rs13113位点与脑膜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 20 轻度认知障碍的转化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