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外源性丙酮酸盐脑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丙酮酸盐(Pyr)是机体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枢纽.作为有效的能量底物,Pyr不仅可以为损伤大脑补充能量,改善大脑代谢,而且还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和抑制凋亡等其它机制改善离体和在体神经元的存活及预后,为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和思路.本文旨在对Pyr的脑保护机制做一总结.......

    作者:吴树彬 刊期: 2014- 01

  •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通常认为是由反复、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高场MR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不具有典型铁质沉积部位和临床症状的病例被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病因呈现多样化,相关进展可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防治策略.......

    作者:赵宏伟 刊期: 2014- 01

  • 常压高浓度氧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常压高浓度氧通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使脑组织氧分压升高,改善脑组织氧供,恢复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细胞代谢,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及减轻脑细胞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受损区脑血流量,改善脑电活动,无论是肺泡还是脑组织未见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相对于高压氧容易实施,非侵入性,值得深入研究,临床推广.......

    作者:冯康;文斌 刊期: 2014- 01

  • 海马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近年研究发现,海马可通过多巴胺及其它递质传递系统间复杂的传导环路,在突触可塑性、适应性记忆以及动机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海马与冲动控制障碍、嗅觉减退、疲劳等非运动症状有关.进一步探讨海马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将有利于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更深入的认识,并可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钰 刊期: 2014- 01

  • 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在生物体的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道,为神经的功能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脑机接口技术旨在开发用于神经疾病治疗的新技术和残障人士康复的新设备,并对理解大脑工作的机理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产生机制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是神经科学、临床医学和信息工程交叉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文章综述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及其在感觉功能修复、运动功能修复、神经精神疾病和脑积水治疗领......

    作者:郑宇新;朱君明 刊期: 2014- 01

  •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中神经监护的应用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联合运用,桥小脑角区手术,特别是听神经瘤手术中对后组颅神经和脑干的保护得到明显提高,后组颅神经功能损伤的机率也因此大大降低,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手术中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已有多年历史,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完善的术中监测体系,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已成为减少神经损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中主要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包括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本文就桥......

    作者:尚银武;蔡增琰;何蓓 刊期: 2014- 01

  • 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灾难性疾病,预后极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认为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脊髓.因此,各种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当中,且口益受到重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组分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敬星 刊期: 2014- 01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阿尔茨海默病以外的为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神经影像学检查对探索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鉴别不同类型的痴呆很有帮助,甚至能发现症状前期痴呆患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影像学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蒋艳艳 刊期: 2014- 01

  • 脑积水分类和治疗现况及进展

    脑积水分类复杂,争议较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近年出现的新分类方法指导着脑积水的研究及治疗,以往脑积水治疗主要以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shunt,V-Pshunt)为主,但其并发症多且发生率高,为此可调压分流管、腹腔穿刺系统、导航及内镜等新技术在脑积水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提高了脑积水手术疗效、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了脑积水患者的预后,本文对目前脑积水的......

    作者:刘飞 刊期: 2014- 01

  • 痴呆领域中的新概念:主观认知功能障碍

    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I)是介于正常老龄化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之间的阶段,表现为个体主观上有认知功能障碍,但无客观证据支持.尽管这一概念作为痴呆早期阶段一经被提出即存在着争议,但该类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SCI研究也成为当前痴呆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为此,我们将对SCI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朱敏敏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