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热休克蛋白70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存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变化.HSP是机体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组蛋白质,发挥分子伴侣作用而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认为HSP70与AD的病理进程有关联,HSP70在抑制Aβ异常聚集及促进Aβ清除、抑制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TNFs形成、阻断细胞凋亡途径、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减轻AD多种因素造成的神......

    作者:鲍娟;杨期东 刊期: 2008- 03

  • 颈内动脉床突段的应用解剖及相关动脉瘤的研究

    眼动脉与颈内动脉床突段的动脉瘤,通常体积较大、邻近解剖结构复杂且瘤体与周围组织粘连,故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对于眼动脉颅内段的起源、起点、走行、直径及分类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眼动脉大多起源于颈内动脉,从其眼动脉段的前壁内1/3发出,于视神经下方沿前外侧方向进入视神经管;眼动脉起点处直径在1.1~2.8mm之间;眼动脉的常见类型为硬膜内型,其中又以距远侧硬膜环1mm以内者居多.......

    作者:乔清;佟小光;姚鑫 刊期: 2008- 03

  • 颅脑外伤后的靶向神经保护

    颅脑外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在颅脑外伤后的神经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是目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证实:AMPA受体拮抗剂、多种酶抑制剂、米诺环素和雌激素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奚才华;胡锦;周良辅 刊期: 2008- 03

  • 经血脑屏障载药纳米材料的研究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许多药物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药效.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载体,能携载药物穿越血脑屏障而进入脑内,提高脑内药物浓度,是具有脑靶向给药功能的良好载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靶向给药的纳米载体材料(如壳聚糖、脂质体、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乳酸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在动物实验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锦超;张俊卿;田新华 刊期: 2008- 03

  • 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调节作用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胰岛素抵抗(IR)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促进tau蛋白磷酸化和加重邮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此过程与脑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所介导的信号系统紊乱有关,胰岛素信号转导在调节和控制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深入,希望能对阿尔茨海......

    作者:姚玉蕙;程琦 刊期: 2008- 03

  •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及Fisher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周围神经病,目前认为与空肠弯曲杆菌(Cj)的前驱感染有关.Cj脂低聚糖(LOS)与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结构存在相同的部分.唾液酸转移酶基因(Cst-Ⅱ)是Cj合成神经节苷酯样的LOS必需的基因,其第51个氨基酸(Thr/Asn即苏氨酸/天门冬酰胺)决定了其酶活性.宿主感染带有Cst-Ⅱ的Cj后,Cj可以合成神经节苷酯样的LOS,使机体免疫系统发生错误的识别......

    作者:于欣欣;任惠 刊期: 2008- 03

  • 脑干胶质瘤

    脑干胶质瘤占儿童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主要包括弥漫性脑干胶质瘤(常见于桥脑)和局灶性脑干胶质瘤(大多位于中脑和延髓).前者是儿童脑肿瘤患者主要的死因.类岗醇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瘤周水肿引起的症状,是高度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一个初始治疗手段.影像学上典型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是现今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不经活检直接开始.局灶性脑干肿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分流于术和/或肿瘤切除)来......

    作者:魏社鹏;赵继宗 刊期: 2008- 03

  • 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改变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机体中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两大调节系统.脑损伤后由于存在应激反应,以及脑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引起下丘脑和垂体的直接和间接损伤,导致垂体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也会受到影响,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出现各种并发症.近年来,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改变,可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治疗,为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李志涛;闫华;刘暌;只达石 刊期: 2008- 03

  • CXC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炎症.以往认为,中和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或其配体(CXCL10)可以缓解EAE的病情,减少复发.但近年来研究发现CXCR3或CXCL10基因敲除能够加重EAE病情,提示它们可能对EAE起保护性作用.本文就CXCR3及其配体CXCL10与EAE的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关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为CXCR......

    作者:夏念格;郑荣远 刊期: 2008- 03

  • 影响脑胶质瘤远期预后的因素

    目前认为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四个:[1]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患者的预后也越差.检测一系列的肿瘤生化因子和标志物,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缺氧诱导因子-α(HIF-1a)和及抑癌基因P53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2]手术切除程度.在不影响脑功能的前提下,肿瘤被切除得越彻底,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3]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青壮年患者......

    作者:季列;周范民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