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分型及面听神经的保留
桥小脑角位置深在,涉及众多颅神经、血管和脑干等重要结构,研究表明起源于内听道前的道前型脑膜瘤患者术后面听神经功能保留较道后型及其它类型困难,术后发生面瘫、听力丧失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因此对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术前正确的判断与分型,以及面听神经功能的评定,为指导手术治疗和提高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作者:贺崇欣;吴哲褒;于春江 刊期: 2005- 02
-
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的作用及防治措施
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的作用仍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谷氨酸、γ-氨基丁酸、阿片肽等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异动症中的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内源性大麻酯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腺苷2A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a受体拮抗剂等可减轻非多巴胺神经递质对异动症的影响,预防异动症的发生.......
作者:管强;曹学兵;孙圣刚 刊期: 2005- 02
-
胆囊收缩素与神经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胆囊收缩素与神经生长因子是参与神经保护和修复的重要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胆囊收缩素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合成和表达,从而拮抗谷氨酸的毒性,影响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阻止神经毒级联反应,达到促进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本文就胆囊收缩索和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及胆囊收缩素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生成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瑛;周江堡;肖农 刊期: 2005- 02
-
肿瘤的血管形成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为良性肿瘤,但部分肿瘤仍存在侵袭性生长的趋势.垂体腺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较正常垂体组织中低,但新生血管的形成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垂体腺瘤转化基因(PTTG)的高表达,以及雌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的刺激,促使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并向周围侵袭性生长.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垂体腺瘤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其目前的研究状况.......
作者:李爱军;王道奎;张振兴 刊期: 2005- 02
-
一氧化氮合酶及其抑制剂与脑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缺血中具有双重作用,nNOS介导缺血早期神经元损伤,iNOS介导缺血晚期神经元损伤,eNOS则介导神经保护作用.对NOS抑制剂,尤其是选择性nNOS和iNOS抑制剂的研究,无疑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黄斌;王兴勇 刊期: 2005- 02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是一种无其他系统性血管炎或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血管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本文就该疾病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尹俊华;宋水江 刊期: 2005- 02
-
α-分泌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在脑内经β和γ分泌酶的作用生成β淀粉样蛋白(Aβ),也可在α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从Aβ序列内部进行降解,生成sAPPα而避免Aβ的生成,sAPPα可对神经细胞产生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Aβ在脑内沉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性作用即Aβ毒性学说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之一.目前AD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于抑制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研究.新近的研究显示,一类属于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
作者:杨红旗;陈生弟 刊期: 2005- 02
-
脑积水神经细胞生物学的实验研究进展
脑积水在形成过程中,脑室系统不断扩大,周围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在其早期已出现改变,氧化代谢率减低,且海马区对能量代谢减低比较敏感,各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也发生改变.在细胞形态方面,出现突触减少、线粒体肿胀等改变,同时在脑积水的某些阶段也发现神经元轴突的延生,突触的重组以及新生的神经胶质细胞,并且在基因水平也发现一些保护性基因的表达增加.......
作者:李猛;刘广存;孙金龙;张庆林 刊期: 2005- 02
-
脑内β淀粉样蛋白清除的研究进展
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清除主要包括细胞外降解、细胞内吞和外流转运.Aβ降解酶包括neprilysin、内皮素转化酶、胰岛素降解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纤溶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细胞内吞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和清道夫受体介导.转运清除包括血脑屏障转运和非特异性脑间质液泵流清除.针对上述三种清除途径,出现了以此为切入点的三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包括上调Aβ降解酶基因表达或增加其活性以及......
作者:史伟雄;洪震 刊期: 2005- 02
-
树突状细胞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振宇;赖成虹;李作孝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治疗进展
- 2 正常老化与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
- 3 睡眠呼吸障碍与神经肌肉疾病
- 4 微创穿刺术对比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meta分析
- 5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6 多系统萎缩的自主神经功能表现研究进展
- 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8 神经监测技术在意识障碍领域的研究进展
- 9 颅脑创伤所致线粒体损伤和功能障碍
- 10 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神经内镜手术的进展
- 11 中枢神经系统血吸虫病研究进展
- 12 常态脑老化的神经病理改变与认知功能下降
- 13 胶质瘤中LC3B与CD68+小胶质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及意义
- 14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体会
- 15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6 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 1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研究进展
- 18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进展
- 19 癫痫猝死研究进展
- 20 颅内动脉瘤的分子流行病学与遗传病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