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重编程患者体细胞建立相关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模型,对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药物筛选及进一步自体移植治疗意义深刻.本文重点讨论了利用重编程技术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雷特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等6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iPS细胞模型的新进展,同时概述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相信疾病特异性iPS细胞模型的建立,必将有助于中枢神经系......
作者:郭烨;汪泱 刊期: 2012- 05
-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是当今世界上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其损伤机制及防治措施是当前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实验目的不同,研究者设计出了不同类型的脑缺血模型,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邹永杰 刊期: 2012- 05
-
α-synuclein和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SNCA基因突变等多方面的原因可导致α-synuclein异常聚集,而其和家族型和散发型帕金森病有密切关系,但是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病理性的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和路易轴突的主要成分,而后两者在脑内的沉积是帕金森病的标志.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引起α-synuclein的聚集,其低聚物和聚集物可能干扰正常细胞功能和促进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病理性α-syn......
作者:曾克军 刊期: 2012- 05
-
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式的对比研究
随着10多年来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继传统经鼻蝶显微手术之后,内镜下经蝶垂体瘤手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入路选择.传统的显微镜下视野是圆锥形视野,随着解剖的深入,视野逐渐变小;而内镜提供的全景视野,则彻底改变了经蝶入路中鞍区的视野盲区.在内分泌和视力恢复率上也有一定优势.本文就显微镜和内镜辅助下的经蝶垂体瘤切除两种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白志强 刊期: 2012- 05
-
癫痫发作后状态的研究进展
癫痫发作后状态或者称之为癫痫发作严重程度是癫痫发作结束后患者综合临床表现.癫痫发作后状态涉及癫痫终止及脑可塑性改变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讨癫痫发作后状态机制的意义在于寻找启动及终止癫痫发作的因素,从而防止癫痫或其关键过程.本文对癫痫发作后状态的定义、机制、临床评价进行综述.......
作者:潘楠楠;王敏;沈红卫 刊期: 2012- 05
-
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中Notch受体蛋白的结构、Notch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A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郑瑾 刊期: 2012- 05
-
脑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多认为脑动脉瘤受血流动力学、易感基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管壁剪切力、血流形式、血流速度、血流压力和动脉成角角度等因素都对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相关血流动力学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论述血流动力学因素在脑动脉瘤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彭汤明 刊期: 2012- 05
-
MICA-NKG2D通路及其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临床症状主要以占位效应和(或)内分泌紊乱为主.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胞内、胞间信号通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MICA-NKG2D信号通路在垂体腺瘤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能与其特异性结合,并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从而发挥免疫监视......
作者:李珍珠 刊期: 2012- 05
-
海绵窦段动脉瘤与颈内动脉硬膜内动脉瘤定位诊断进展
海绵窦段动脉瘤与颈内动脉硬膜内动脉瘤由于它们解剖位置的差异,其相应的疾病自然史和处理方案不同.因此对该区域动脉瘤术前影像学精确定位的研究已成为临床神经外科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解剖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及MRI技术在定位海绵窦或硬膜内动脉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从相关解剖背景及影像学定位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程全 刊期: 2012- 05
-
蛇床子素在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蛇床子素是一种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天然香豆素类单体,研究显示其可以作用于全身多个系统发挥不同的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在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蛇床子素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镇静催眠、抗惊厥、神经阻滞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立体定向技术与脑内出血的治疗及机理研究
- 2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 癫痫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 4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
- 5 酒精依赖患者脑卒中后戒酒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 6 他汀类药物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作用
- 7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 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癫痫研究进展
- 9 白细胞介素与重症肌无力
- 10 调节性T细胞缓解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神经元炎性损伤
- 11 癫痫患者SPECT异常灌注灶在药物长期控制前后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 12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抑炎效应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3 Neuregulin-1与神经精神疾病
- 14 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5 如何评价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是否充分?
- 16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语言学的量表诊断
- 17 多发性硬化和妊娠
- 18 微小RNA调节缺血诱导的内源性神经再生研究进展
- 19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研究进展
- 20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