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神经外科中尿崩症的研究进展

    尿崩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多尿、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点.神经外科中多见于外伤、鞍区肿瘤及手术后,主要是因颅脑创伤、肿瘤侵蚀和手术干扰破坏等损伤了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后叶或供应血管,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而发生的中枢性尿崩症.根据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可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尿崩症;根据尿崩症发生和持续时间又分为暂时性、持续性和三相性三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同时需要排......

    作者:王益华;漆松涛 刊期: 2004- 06

  • 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着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它所造成的认知功能的损害及损害程度是癫痫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抗癫痫药物的多药联合治疗及血药浓度高增加了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并且对特殊人群的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综述了传统抗癫痫药物与新型抗癫痫药物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干预措施.......

    作者:杨敏;张晓琴 刊期: 2004- 06

  • 雌激素对脑的影响:保护因子还是危险因子?

    卵巢类固醇激素功效多样,其对脑功能的影响说法不一.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激素替代疗法(HRT)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结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雌激素是保护因子或危险因子的问题必须谨慎地重新评价.......

    作者:王虚步;李彩霞 刊期: 2004- 06

  • 脑膜的合成及分泌功能

    脑膜是覆盖于脑表面的膜性结构,具有合成及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相关蛋白-2、前列腺素D合成酶、转移生长因子、Beta-2微球蛋白、载脂蛋白E、转铁蛋白、酸性富含半胱氨酸等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永志;张世明 刊期: 2004- 06

  • 环孢素A的神经保护作用

    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已经安全有效地应用多年,近的研究表明在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中,CsA能发挥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是CsA通过与细胞内免疫亲和素形成的复合物调节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抑制损伤因素作用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异常开放以及影响损伤部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徐忠烨;唐文渊 刊期: 2004- 06

  • 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的治疗进展

    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由于高泌乳素分泌和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治愈非常困难.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卡麦角林、诺果宁等)为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症状,缩小肿瘤体积和控制泌乳素水平.肿瘤细胞膜上D2受体数量的成倍减少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原因.单纯手术的治愈率极低.放疗常作为服药后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结合显微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为大家所推崇.基因治疗仍在动物试验阶段.......

    作者:吴哲褒;于春江 刊期: 2004- 06

  • 颅脑损伤与发热

    颅脑损伤病人常见有发热发生,其原因可能与脑损伤后炎性介质反应、下丘脑损伤以及感染等有关.发热可使机体代谢增加、谷氨酸兴奋毒性升高、一氧化氮表达上调、血脑屏障破坏、轴索损伤、颅内压升高,从而加重脑损害,导致病程延长,影响预后.颅脑损伤发热时脑温较体温升高明显,应同时监测体温和脑温.退热药及低温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李玉斌;刘运生 刊期: 2004- 06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应用方式以及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了系统阐述,强调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疾病早期就作为单药使用的优越性.......

    作者:李冬梅;卢幸明;丛志强 刊期: 2004- 06

  • 中枢髓鞘衍生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与NgR

    MAG、Nogo和OMgp是三种抑制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轴突再生的髓鞘内活性分子,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膜中,通过NgR抑制轴突生长,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中起主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其结构、生物学活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庆华;李长清 刊期: 2004- 06

  • 多发性硬化的遗传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性炎症损伤的疾病.研究资料表明MS具有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易感性是由多个微效基因共同决定.通过关联分析发现了很多MS易患位点,其中MHC与多发性硬化密切相关,某些易患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利用遗传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为MS遗传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目前有关MS遗传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TDT、共享等位基因分析法和遗传连......

    作者:李彬;刘瑞春;郭力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