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通路与脑出血后神经损伤
脑出血后发生神经损伤的机制非常复杂,凋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很多基因蛋白、神经因子等诱导凋亡的发生,线粒体是凋亡发生的中心.进一步研究凋亡发生的机制和阻断凋亡的药物,将为脑出血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作者:吕磊;蔡定芳 刊期: 2008- 02
-
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自由基氧化应激损伤学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亨廷顿病(H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定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表明,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钙稳态失调、细胞色素C释放,是氧化应激增强的主要原因,终导致神经元凋亡/死亡的发生.氧化应激的增强可能是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基础.随着对神经元凋亡/死亡机制的认识深入,氧化应激在这些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也......
作者:潘静;陈生弟 刊期: 2008- 02
-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颗粒性栓塞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栓塞材料种类繁多,可分为固体栓塞材料和液体栓塞材料两大类,其中固体栓塞材料包括可吸收性栓塞材料及不可吸收的永久性颗粒栓塞材料两类.可吸收性颗粒栓塞材料包括:胶原蛋白微球、SAP-MS、壳聚糖微球、聚丙烯腈水凝胶微球、微胶原纤维止血剂等,而永久性颗粒栓塞材料包括聚乙烯醇泡沫微粒、EM微球、微晶纤维素、葡萄糖凝胶微球、水凝胶类微球等.理想的颗粒栓塞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无毒,无抗原性,......
作者:郭再玉;马廉亭 刊期: 2008- 02
-
颅脑外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研究
随着颅脑损伤救治的日益规范化,颅脑损伤的整体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颅脑损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等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诊断治疗上仍有不足.12对颅神经可不同程度单根或多根受损,发生频率依次为嗅神经、动眼神经、视神经、面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随着3D-CISS(three-dimensionalconstructiveinterferenceinsteady-state)序列技......
作者:金海;侯立军 刊期: 2008- 02
-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新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显示了良好的潜力和发展前途.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转染多种多巴胺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二是转染能合成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三是转染基因表达的调节基因,以避免因转基因产物过量合成而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多基因的联合转染可提高疗效.小干扰RNA也逐渐应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
作者:王磊;郭纪锋;严新翔 刊期: 2008- 02
-
脑红蛋白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脑红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位于神经元内、能够可逆性结合氧的球蛋白.目前多数研究表明脑红蛋白对脑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这方面的实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缺血缺氧条件下观察到在体或离体神经细胞脑红蛋白的表达升高,因此推测它起到脑保护作用;另一类是缺血缺氧条件下,人为增强或降低脑红蛋白的表达,观察到在体或离体神经细胞损伤减轻,这类实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关于脑红蛋白的生理作用机制,目前有几个假说.一是储存......
作者:冯兴军;尚爱加;周定标 刊期: 2008- 02
-
原发性脑肿瘤致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原发性颅内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且其发病率近年来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清楚.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家族遗传性、患者本身的免疫状况及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特殊的职业环境暴露史、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头部外伤史、癫痫发作、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电离辐射乃至社会生活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均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和放疗已被公认为胶质瘤致病的危险因素,其余研究因素对胶质瘤......
作者:杨初蔚;张建生 刊期: 2008- 02
-
颅内黑色素瘤的治疗研究
颅内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目前颅内黑色素瘤的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多主张给予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和免疫疗法可使部分病人受益,但其疗效尚不肯定;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目前尚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颅内黑色素瘤预后极差,更为有效的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斌;惠旭辉 刊期: 2008- 02
-
脑梗死磁共振波谱分析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定量检测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的生化代谢.脑梗死灶周围的Lac升高,而NAA正常或轻度降低可作为判断缺血半暗带的指标;通过检测比较NAA/cr、mI/Cr、cho/cr及NAA/mI比值可辅助诊断血管性痴呆及其预后的判断;检测Glx/Cr、cho/Cr的比值可辅助诊断卒中后抑郁障碍及其治疗效果的评价;NAA、Cho可作为卒中后失语语言功能区生化、代谢的指标.......
作者:刘耿熙;杨友松 刊期: 2008- 02
-
Cereport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进展
Cereport能短暂开放血脑肿瘤屏障(BBTB),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化疗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近年来,其被发现亦能开放正常脑组织的血脑屏障(BBB),促进络哌丁胺、阿昔洛韦、小剂量环孢霉素A等跨过BBB进入脑组织.虽然Cereport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但已有一些应对措施,因而倍受关注.本文就cereport选择性开放BBTB/BBB的机制、临床应用中的局限及相应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
作者:钱起;罗本燕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脑肿瘤与术后癫痫
- 2 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3 Rasmussen's综合征新进展
- 4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病因研究进展
- 5 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6 粘附分子与胶质瘤血管生成
- 7 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态相关性的研究
- 8 脑内出血病因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 9 微透析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 10 艾滋病所致颅内病变的立体定向活检
- 11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 12 颞叶癫痫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 13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不同急性脑梗死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 14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若干问题的新认识
- 15 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桥本氏脑病1例
- 16 皮质刺激用于脑损伤治疗与康复的研究进展
- 17 黄芩苷对海人酸致痫小鼠海马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
- 18 RNA干涉技术在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 19 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 20 Chiari畸形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