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糖尿病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增加痴呆的患病风险,然而关于糖尿病与痴呆之间关联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糖尿病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两部分,一是与糖尿病相关的因素,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等,二是糖尿病继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许多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在糖尿病相关痴呆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与信号转导通路受损、炎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及自噬等.这里我们就糖尿病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一系列发病机制......

    作者:杜宇 刊期: 2016- 04

  • Rho激酶及其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是体内普遍存在的一条信号通路,其通过与多种信号分子的广泛联系参与细胞运动、迁移、凋亡、基因转录、神经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ho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该通路从而舒张痉挛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血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张昆仑;李丽敏 刊期: 2016- 04

  • 药物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后瘤体体积变化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垂体腺瘤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类似物、生长激素受体抑制剂等.不同类型的垂体腺瘤经药物治疗后出现瘤体体积变化的疗效相差很大,这种差别取决于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所含多巴胺受体、生长抑素受体等的类型和表达量以及用药的种类,给药方式等.......

    作者:熊元元 刊期: 2016- 04

  •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经蝶手术治疗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中发现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手术治疗仍是绝大部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有效选择.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切除技巧以及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肖瑾 刊期: 2016- 04

  • 脑微出血患者抗栓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周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通常包含巨噬细胞).目前至少存在2种病理机制导致微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血压微血管病变.在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微出血.目前多数研究支持抗栓治疗会增加患者脑微出血数量.另外,在亚洲人群中,脑微出血与再发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而且脑微出血数量对抗血小板相关脑出血具有预测作用.基础脑微出血≥5个的患者脑出血风险可能大于二级预防带来的微小收益.......

    作者:张尧;隋轶;孙晓红;董玉霞 刊期: 2016- 04

  • 非药物治疗预防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应用于偏头痛预防受到关注.针灸的效果可能来自于安慰效应.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经皮眶上神经刺激预防偏头痛安全有效.迷走神经刺激对发作性或偏头痛预防可能有良好效果.枕神经刺激主要用于慢性偏头痛的预防;翼腭神经节刺激对偏头痛预防尚有待证实;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及无创性小脑电刺激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一些研究显示对偏头痛预防可能有良好前景.......

    作者:张利利 刊期: 2016- 04

  • 阿尔茨海默病定量脑电图临床应用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常是困难的,基因、影像等手段可发现一些生物学标记物,但临床上仍缺乏客观、简便易于普及的检测手段.近年来定量脑电图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定量分析可以获得脑电的频率、相位、网络相关性及复杂度、子波熵等定量信息,揭示大脑电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从而帮助我们发现可能的AD脑电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定量脑电不仅可以显示安静状态下的脑电信息,也可以检测不同认知任务下脑电的......

    作者:曹卿 刊期: 2016- 04

  • 胶质瘤干细胞免疫作用机制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瘤.迄今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很难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许多研究显示,胶质瘤干细胞和其所处的免疫微环境的抑制状态是胶质母细胞瘤难以治疗的根源.本文通过探讨胶质瘤干细胞所处免疫微环境中相关免疫细胞的作用,重点分析胶质瘤干细胞的免疫逃逸的机制,并描述现今主要的免疫治疗的临床策略,希望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找到新途径.......

    作者:何海平 刊期: 2016- 04

  •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线粒体功能障碍,尤其是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在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应激时发生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tUPR),通过分子伴侣和蛋白酶折叠降解有缺陷的蛋白质,维持线粒体蛋白稳态,保证细胞与机体健康.本文将从mtUPR的定义、激活、在线虫和哺乳动物身上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mtUPR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予以综述,从而为尽早调节线粒体稳态平衡的干预目标提供新思路.......

    作者:蔡优生 刊期: 2016- 04

  • 血管稳态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其发生发展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内外环境改变,血管稳态失衡,从而导致血管功能及结构改变.本文以血管稳态这个角度,从血管壁、血液成分、炎症、表观遗传和营养物质五个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于泽谋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