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特发性炎性肌病分型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特发性炎性肌病分型诊断以Bohan和Peter标准应用广泛,随着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Dalakas标准提出CD8/MHC-I复合体是诊断PM特征性免疫病理标志.ENMC标准纳入了核磁共振、肌炎特异性抗体、必备的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标准,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显示浸润炎细胞的类型及MHC-I、MAC免疫标志物的表达,使特发性炎性肌病分型诊断更具准确性,临床应积极推广应用,有助提高......
作者:钱倩;范慧 刊期: 2013- 02
-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横纹肌溶解症(RM)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横纹肌破坏和崩解,使细胞内容物(各种酶和电解质)释放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其非创伤性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药物、中毒、感染、温度过高、肌肉缺血、结缔组织病等,且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但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通路,即肌细胞供能衰竭.......
作者:金朝 刊期: 2013- 02
-
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新认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性炎症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复发病程.目前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研究有限,诊断标准不一.本文综述了其发病机制、病理表现、临床特点、诊断等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刁泽园 刊期: 2013- 02
-
良性脑膜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脑膜瘤虽是良性肿瘤,但其生物学行为表现有一定的侵袭性,常侵袭周围组织和结构,导致术中切除不彻底和术后复发.而且目前研究认为,脑膜瘤的术后效果和术后复发与脑膜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复发,脑膜瘤的侵袭性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在侵袭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基因方面.现就与脑膜瘤侵袭性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迎锋 刊期: 2013- 02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病,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症状、体征.继SOD1之后,又发现多个ALS相关基因,新近的C9orf72六核苷酸重复突变考虑影响RNA加工过程致病.该病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结果,Criteria认为束颤电位与纤颤电位、正尖波有同等价值,增加了诊断灵敏性,且特异性不受影响.利鲁唑是目前唯一一个国际公认的可延缓病情进展的药物,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
作者:王建宇;沈宏锐 刊期: 2013- 02
-
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为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而开发的依达拉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其治疗作用经多项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相关机制主要包括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抗炎症细胞因子、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等,从而减少缺氧对机体组织的损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桂斌 刊期: 2013- 02
-
胶质瘤与水通道蛋白的研究现状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生长方式的恶性肿瘤.水通道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膜的6次跨膜α-螺旋拓扑构象,能够高效选择性的转运水分子.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对胶质瘤中血管生成,瘤周水肿,瘤细胞迁移及代谢等起重要作用,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加重肿瘤周围水肿,增强了胶质瘤的侵袭生长并改变瘤细胞代谢状态.本文就现阶段胶质瘤与水通道蛋白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王明;卫永旭 刊期: 2013- 02
-
早期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优势
难治性癫痫长期反复发作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这一有效的措施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许多患者因未及时手术治疗而功能丧失加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早期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优势及手术策略.......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 02
-
新型免疫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35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35(IL-35)是近发现的新型免疫抑制/抗炎因子,是IL-12家族成员之一,它是由IL-12α、Ebi3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蛋白,主要由调节性T细胞(Treg)组成性分泌,它对于Treg细胞功效的发挥是必需的,IL-35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扩增、抑制效应细胞如Th17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实验性结肠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症状.本文阐述了IL-35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
作者:师佩佩 刊期: 2013- 02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卒中风险较高.近年来对TIA患者早期卒中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临床特点、脑结构影像学、脑血管影像学等方面.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及时予以积极诊治.......
作者:徐艳国;李宁宁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星形胶质细胞与睡眠的研究进展
- 2 PTTG与垂体腺瘤发生学
- 3 上跳性眼震与下跳性眼震
- 4 Toll样受体4与癫痫
- 5 骨髓基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6 白细胞介素6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7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 8 凝血酶神经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 9 α-Synuclein与多巴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相互作用
- 10 白细胞介素与重症肌无力
- 11 Fas/FasL与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12 转基因小鼠中bcl-xl基因的过表达在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中的保护作用
- 13 帕金森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
- 14 颅内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 15 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6 扩散张量成像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研究进展
- 17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18 不同炎症反应在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表达及意义研究
- 19 丘脑中线核群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
- 20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