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缺血后处理脑保护研究进展

    缺血后处理是一种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的新方法,近来发现对脑缺血也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适当时机给予适当强度的后处理可减少局灶性缺血及全脑缺血后大脑的梗死面积,减少体外培养神经元的死亡,对远隔器官实施的远距离缺血可降低脑梗死面积.缺血后处理可以影响再灌注的脑血流,改善血管神经单元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炎症、凋亡、Akt、MAPK、PKC和KATP通道等途径实现神经系统的保护.本文就缺血后处理脑保护的研究方......

    作者:付振强 刊期: 2010- 02

  •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观察技术与指标,广泛应用于胶质瘤分类与鉴别诊断,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生物作用,副损伤观察及生物机制探讨等基础研究.以及胶质瘤治疗前后的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对于客观评价新兴治疗手段的前景与价值,评估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副损伤,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完善治疗参数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雷 刊期: 2010- 02

  • 癫痫外科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心理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癫痫外科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心理的影响改变认识不足,本文就前颞叶切除术、颞叶外癫痫切除性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胼胝体切开术及癫痫放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心理方面的变化进行文献复习,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尽管有关癫痫外科对生活质量和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的报道结果各异,但大多文献显示癫痫外科术后,特别是术后癫痫控制良好者、儿童患者和行姑息性手术者可能得到明显的生活质量提高与神经心理功能改善......

    作者:梁树立 刊期: 2010- 02

  • 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菧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对神经系统也有多种保护机制,其中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抗氧化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其抗氧化作用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0- 02

  • 基因组学在脑胶质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肿瘤组织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改变而设计的治疗称为脑胶质瘤个体化治疗.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基因组序列分析的脑肿瘤分子资料数据库以及基于药物基因组学、肿瘤信号通路和肿瘤干细胞性的靶向治疗进展.同时简要综述了临床上常见的脑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和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个体化治疗方针和进展,有助于了解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吴南 刊期: 2010- 02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是一种继发性脱髓鞘性疾病,病因包括慢性酒精中毒、低钠血症的过快纠正、肝移植等,可能与髓鞘中毒有关.此病以对称性脑桥中央及脑桥外脱髓鞘为病理特征,以假性延髓麻痹、闭锁综合征、缄默症或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及颅脑MRI所见对称性脑桥中央或脑桥外长T1、长T2和DWI高信号改变可以诊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积极的综合疗法,预后较以往明显改善,但仍......

    作者:黄燕飞;刘金之;薛萍 刊期: 2010- 02

  • 颅内动脉瘤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

    颅内动脉瘤是动脉管壁局灶性扩张形成的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神经科急、危、重症病的原因之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对血管细胞周期的运行和基因表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在血管壁重塑、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就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迟海本 刊期: 2010- 02

  •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旨在治疗疾病.本文就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发生,脑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癫痫的发生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缓激肽受体的研究可能成为新型分子药物的作用靶点.......

    作者:郭亚培 刊期: 2010- 02

  • NF-κB信号通路和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

    核因子Kappa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与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密切.本文从NF-κB的生物学特性出发阐述了NF-κB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促进炎性因子IL-1β、ICAM-1等的表达,引发和加重炎症反应;上调MMP-9的表达,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

    作者:叶欣 刊期: 2010- 02

  • NSE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存在于成熟的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脑外伤、脑炎、脑缺血缺氧及手术等均会造成脑损伤,使NSE从损伤的神经元漏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体循环.脑脊液及血液中NSE水平高低反映了脑神经元受损范围的大小和严重程度.NSE浓度可以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张刚利 刊期: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