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脑血液动力学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概括介绍了慢性低灌注状态下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反应性、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可能机制及其组织病理学损害,籍此为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海舰;丁美修 刊期: 2001- 04

  • 内皮素与脑缺血

    脑缺血时,诸多因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内皮素作为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广泛分布于人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缺血时其表达明显增加,通过多种途径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伤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明了,可能与Ca+内流增加,神经毒性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以及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作者:任年军;马建荣 刊期: 2001- 04

  •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损伤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细胞间磷脂信使,主要产生于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激活的血小板,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对脂质乙酰化代谢、血液循环及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亦存在于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代谢级联中,提示LPA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兆辉;李庚山;余绍组 刊期: 2001- 0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重要的促神经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脑缺血发生后,IGF-1在脑组织的含量与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并可能通过一系列有效机制参与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展现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红辉;孙圣刚;童萼塘 刊期: 2001- 04

  • 脑内出血病因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发现脑内出血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致病的结果,本文综述近期有关脑内出血病因、危险因素研究,同时还涉及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叶健;黄一宁 刊期: 2001- 04

  • 原发性脑内血管肉瘤

    血管肉瘤是一少见的来源于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上少见和组织学上的复杂性,给诊断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病理上可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起病较急,常早期出现颅高压和神经损害症状,影像学病灶边界清楚,有出血特征,常见囊肿形成,手术为首选治疗,但术后大多复发,放化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作者:赵宗茂;张庆俊 刊期: 2001- 04

  • 基底节和丘脑生殖细胞瘤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和鞍区,而发生于基底节和丘脑区者少见,该病基本上只发生在男孩,除偏瘫为主要表现外,还可以有智力下降和语言障碍等.MR和CT示病变虽然体积比较大,但是病变周围水肿并不严重;边界不规则;可以有轻到中度的不均匀强化,可合并囊变,钙化,出血,患侧大脑半球萎缩等.同颅内其它部位生殖细胞瘤一样对放疗十分敏感,基本上可以达到治愈;此外可以应用联合化疗;手术和活检对明确诊断有帮助.......

    作者:汤劼;马振宇;赵继宗 刊期: 2001- 04

  •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偏头痛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中患病率的研究;通过孪生子、不同种族及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对偏头痛遗传因素的研究;偏头痛与脑血管病、重症抑郁间的相关性;麦角胺及Triptan类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俞志鹏;王文敏;王荪 刊期: 2001- 04

  •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载体神经科应用进展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载体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转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同腺病毒、逆转录病毒等病毒载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脑肿瘤、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眼科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作者:贾和平;尹岭 刊期: 2001- 04

  •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状态

    应用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和选择性坐骨神经腘绳肌分支部分切断术分别针对下肢踝、膝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旨在恢复协同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而不过多影响肌力,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炎冰;左焕琮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