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癫痫儿童的注意功能研究进展

    癫痫儿童常伴有注意障碍.本文从常用的注意模型、注意力测试评价手段、注意障碍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防治方面对癫痫儿童的注意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斌;周农;汪凯 刊期: 2007- 01

  • 帕金森病核医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若能早期确诊,及时进行神经保护治疗,则对抑制帕金森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核医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本文对核医学技术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丹;曹卫;孙圣刚 刊期: 2007- 01

  • 上跳性眼震与下跳性眼震

    上跳性眼震(UBN)表现为原位凝视时的向上眼震或矛盾性向下凝视,下跳性限震(DBN)表现为向下凝视出现的快速跳动性跟震,与器质性中枢损害相关.UBN、DBN可相互转换.氯硝安定、融氯芬、加巴贲丁等可减轻UBN、DBN.毒扁豆碱可使DBN加重.......

    作者:王晔;郭大文;王德生 刊期: 2007- 01

  • 垂体腺瘤卒中并发蝶窦粘膜增厚

    蝶窦粘膜增厚(sphenoidsinusmucosathickeneci,SSMT)发生于部分垂体腺瘤卒中病人的急性期,其原因呵能为垂体腺瘤卒中导致蝶鞍内压力增高(increasedintrasellarpressure,ISP)等一系列变化所致,垂体腺瘤卒中并发SSMT的病理分别显示出血性梗死、缺血性梗死及蝶窦粘膜上皮细胞正常,下层明显肿胀并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侵润为特点,MRI显示蝶窦粘膜增......

    作者:王明栋;史彦芳;王洪;任祖渊;马文斌;王任直 刊期: 2007- 01

  • NF-κB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NF-κB蛋白家族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并被证实和许多肿瘤的形成有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F-κB通路介导了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促进胶质瘤血管形成和转移等,直接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而降低胶质瘤中NF-κB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方向.......

    作者:姚轶群;崔承志;徐英辉;罗其中 刊期: 2007- 01

  • 癫痫与PET分子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F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对脑血流灌注、物质代谢、神经受体、基因表达等进行显像,从分子水平反映活体的生理生化改变,在癫痫病灶的准确定位、癫痫发病机制、抗癫痫药物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出现的小动物PET显像也逐渐成为癫痫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本文综述PET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与新进展.......

    作者:丁瑶;丁美萍 刊期: 2007- 01

  • 纤维束示踪成像导航技术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组织中水分子随机运动的一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弥散i量成像进行的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可以显示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走行、方向及病理改变等信息,是目前唯一能够活1绘制人类白质纤维束的方法,将其应用于神经导航系统可使外科医生在术前计划和术中参考白质纤维束的因素而使手:更加安全有效,再结合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等技术手段,可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手术中脑功能的保护.......

    作者:苏少波;张建宁 刊期: 2007- 01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睛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常表现为认知和行为改变、颅压高、局灶神经功能缺失.该病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结合脑脊液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技术及单克隆基因重排技术可为术前诊断提供依据,病理诊断仍是金标准.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放、化疗联合治疗和单纯化疗仍是研究重点.随着总体生存时间的改善,治疗的远期神经损害更加突出.......

    作者:巫嘉陵;安中平 刊期: 2007- 01

  •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增强脑缺血耐受,对缺血后再灌注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rTMS能促进脑梗死后患肢运动、语言、时空间忽略、学习记忆等功能的康复及抑郁情绪的改善,经颅磁刺激(TMS)还可客观地反映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邢岩;崔丽英 刊期: 2007- 01

  • 前床突脑膜瘤手术治疗进展

    前床突脑膜瘤即蝶骨嵴中内侧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至今仍是个难题,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对前床突脑膜瘤病理演进过程的深入了解,使得切除这些肿瘤的手术方法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外科手术处理这种肿瘤时,广泛关注术后视力的恢复.为了适应这一观念的变化,有些学者在传统的手术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治荣;周凯华;居世明;卢亦成;胡锦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