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Notch3信号通路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相关性研究现状
Notch3信号传导通路与神经系统发育和血管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由Notch3基因编码的受体蛋白胞外区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EGFR)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决定性发病机制.目前关于CADASIL疾病治疗尚无有效的方法,鉴于Notch3信号通路在CADASI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针对Notch3的基因疗法成为研究CADASIL治疗的热点.本文针对......
作者:丛璐 刊期: 2017- 04
-
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后交通动脉瘤易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或单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神经麻痹提示术后动眼神经麻痹较易恢复,治疗的时间窗也与术后麻痹的恢复密切相关,而与动脉瘤的大小关系不大.对破裂的动脉瘤开颅夹闭组比血管栓塞组会获得更大完全恢复机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破裂的动脉瘤两治疗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总的来说开颅夹闭手术比血管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
作者:雷元华 刊期: 2017- 04
-
深部脑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外科切除性手术是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但仍有不少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切除性手术.而深部脑刺激术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的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正被逐步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本文就脑深部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机制、治疗靶点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宇翔 刊期: 2017- 04
-
STAT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l(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1,STAT1)是一种可以和靶基因调控区DNA相结合的胞浆蛋白,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等基因的表达,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STAT1可以双向调控脑胶质瘤增殖,其异常激活可抑制脑胶质瘤的免疫逃逸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促进脑胶质瘤的凋亡.本文就STAT1......
作者:王小刚;吴勇强 刊期: 2017- 04
-
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PSD患者也日见增多,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当前,关于PSD的研究较多,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从PSD的发病机制、治疗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PSD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培 刊期: 2017- 04
-
复合手术下的巨大脑动静脉畸形治疗
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d>6cm),按Spetzler-Martin分级至少为Ⅲ级,大多为Ⅳ~Ⅴ级,约占所有AVM的10%.巨大脑AVM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显微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立体放射等,或者是几者的联合.但因为巨大脑AVM(d>6cm)多位于或邻近重要脑功能区、具有多支供血动脉及深部静脉引流,因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复合手术作为全新的多学科融合的治疗理念,在巨大脑AVM......
作者:张宝瑞;冯欣;赵元立;吴中学 刊期: 2017- 04
-
耐药性癫痫机制及精准化治疗研究进展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5%,其中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称为耐药性癫痫,约占全部癫痫的20%~30%.长久以来耐药性癫痫一直是研究及治疗的热点和难点,基因学病因作为耐药性癫痫治疗的新靶点,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机制及精准化治疗,尤其是基因相关药物代谢特征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冒萧萧 刊期: 2017- 04
-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作为体内重要的防御结构之一,其完整的结构和功能仍缺乏更细致深入的研究.有效的血脑屏障体外模型则是研究其具体构成和功能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对血脑屏障结构、功能及体外模型构建进行综述,为血脑屏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龚翩 刊期: 2017- 04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预警因子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认为,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s)、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等在内的脑小血管病(CS-VD)、脑组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降低、全脑血流灌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僵硬化、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搏动指数增高、颅内血管对高/低碳酸血症的反应性降低......
作者:李小旋;安金;任艳艳 刊期: 2017- 04
-
颞叶癫痫microRNA基因甲基化模式分析及机制探究
目的重注释甲基化数据并构建microRNA(miRNA)基因甲基化谱,探究差异甲基化miRNA在颞叶癫痫(TLE)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LE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将甲基化数据重注释至miRNA基因,统计分析筛选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临床亚组之间的差异甲基化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甲基化miRNA功能分析.结果TLE和对照组间有82个......
作者:龙泓羽;肖文彪;吴龑昊;罗朝辉;肖波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 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电信号研究中的应用
- 3 胶质瘢痕与脊髓损伤修复
- 4 不同降压策略改变血压变异性对高血压脑白质病变的影响
- 5 医疗大数据时代的脑胶质瘤研究
- 6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 7 蝶鞍区海绵状血管瘤
- 8 帕金森病大脑微结构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 9 Melatonin的脑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10 NSE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 11 颅内多发动脉瘤个体化治疗研究及预后分析
- 12 慢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 13 酷似中毒性脑病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 14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 15 S100B蛋白与颅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 16 延髓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管理分析
- 17 胃泌素与颅脑损伤关系的研究现状
- 18 17β-雌二醇对缺氧缺血大脑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9 树突棘与学习记忆
- 20 维生素D和多发性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