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改良乙状窦后及其扩展入路进展
乙状窦后入路是神经外科处理后颅窝病变,特别是桥小脑病变的传统手术入路,当代神经外科学者对该入路的体位、切口、骨瓣形成、硬膜切开方法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如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等.无论是传统入路还是改良入路,都有它们的适应征和局限性.将乙状窦后入路及其扩展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和现代影像学方法结合,将扩大本入路的适用范围并提高病灶的全部切除率.......
作者:李爱民;鲍耀东;陈覃 刊期: 2003- 01
-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现代概念与治疗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AE)是一种危胁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但在许多方面对其了解还极为有限,并存在争议.本文对CSE的定义、临床分类、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强词EEG监护在CSE治疗中的作用和认识CSE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治疗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钟建民;毛定安 刊期: 2003- 01
-
脊髓中参与痛觉调制的物质及其研究进展
脊髓在痛觉的形成及其调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脊髓中参与痛觉调制的活性物质十分复杂,其中有些具有促痛或镇痛作用,还有一些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脊髓尤其是脊髓背角内痛信号传递过程中所参与的活性物质及受体、作用途经、及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及其衍生物,是临床麻醉及治疗中常用的辅助药.如果能抑制促痛物质、或者促进镇痛物质的产生,将在炎症及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以及在脊髓水平的麻醉中具有十......
作者:祁文秀;卢重让 刊期: 2003- 01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修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员.其对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均具有强大的营养活性.脊髓的机械性创伤及神经毒性损害的修复过程中均有GDNF参与,外源性GDNF的应用又有助于这种修复.随着对这种神经营养因子研究的逐步深入,该因子越来越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并展现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源;王廷华;杨志敏 刊期: 2003- 01
-
隔核的功能性解剖研究现状
隔核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有许多亚细胞群,与脑内结构存在广泛的联系,其生理机能复杂,目前认为隔核是边缘系统的枢纽,是各种冲动的整合中枢.隔核功能性解剖研究的深入有助于为与之有关的某些功能性疾病(如精神病、癫痫、疼痛、老年性痴呆等)病因的研究和治疗提供解剖生理依据.......
作者:尹乾坤;李拴德 刊期: 2003- 01
-
脑磁图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脑磁图与MRI融合后的磁源成像图在鉴别脑震荡后遗症状的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方面优于EEG或MRI,比EEG或MRI在轻型颅脑损伤中提供的客观依据更敏感,脑磁图磁场活性的异常低频表现为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个客观证据,并与症状恢复程度相关.近来研究对严重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的患者用MEG测量刺激双侧正中神经引起的躯体感觉磁场区域来评估皮质体感功能,认为弥漫性脑损伤导致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在原躯体感觉......
作者:唐忠;陈善成 刊期: 2003- 01
-
白细胞介素与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选择性侵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但其免疫紊乱的具体环节尚不清楚.白细胞介素(IL)作为细胞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的改变可反映体内免疫功能紊乱的状况;可直接影响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而影响AchRab的产生.本文着重介绍相关IL在MG中的作用及有关机......
作者:李罗清;徐金枝;张苏明 刊期: 2003- 01
-
原发性进展性多发性硬化
PPMS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MS亚型.其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均与其他MS亚型不同,也决定了其治疗和预后的不同.还介绍目前国际上唯一可参考的PPMS诊断标准.......
作者:李海峰;李军;魏岗之 刊期: 2003- 01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但其内在联系尚不清楚.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的损害可能是不同病因作用的共同途径,故泛素-蛋白酶体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做一文献综述.......
作者:李琳;刘振国 刊期: 2003- 01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进展
部分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用传统的免疫干预疗法不能控制病情,往往导致渐进性的神经功能损伤以至死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近年来应用于此类M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目前APBSCT治疗MS的进展状况.......
作者:陈阳;帅杰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慢波睡眠期持续性棘慢波的癫痫综合征
- 2 Toll样受体4与癫痫
- 3 造血干/祖细胞及其在神经免疫领域移植的研究进展
- 4 Meige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5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6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 7 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
- 8 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 9 胶质瘤与水通道蛋白的研究现状
- 10 颅骨缺损成形术中应用材料新进展
- 11 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展研究
- 12 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之现状与未来
- 13 多系统萎缩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分析
- 14 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治疗应用及用药
- 15 颞叶癫痫的遗传学
- 16 托吡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bcl-2表达的影响
- 17 托吡酯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18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靶向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20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