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可被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微囊泡,其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及信号传导,可影响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外泌体逐渐被重视,然而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着重总结了外泌体在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斑块形成、高磷酸化tau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其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

    作者:韩琳琳;郭斌 刊期: 2017- 03

  • 脑动脉瘤壁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进展

    脑动脉瘤作为一种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一直是神经科研究的重点,其致病机制一直难以明确,而对术中的动脉瘤标本进行基因表达的测定并与正常血管进行差异比较研究成为探索其致病机制的新方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与血管壁重塑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胶原蛋白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基因、细胞黏附分子基因等)及与免疫/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S100蛋白基因、Krüppe......

    作者:曾鸣 刊期: 2017- 03

  • 神经调控技术在癫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神经调控技术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新方向,可有效的减少及减轻药物控制不理想或不适合切除性手术及术后控制不理想的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目前应用及研究比较广泛的神经调控技术有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刺激及闭环刺激,三者均可有效控制一部分难治性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严得斌 刊期: 2017- 03

  • 帕金森病运动分型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具有明显异质性的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的分型方法就是对其异质性的简化描述,而常用的分型方法是运动分型法,将患者分为三型:震颇为主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或少动-强直型、混合型.新研究进展表明,不同运动分型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病因、病理、生物标志物、影像、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为进一步明确运动分型方法对于帕金森病异质性的描述,仍需进行更多设计严密、结合病理诊断的纵向性研究.......

    作者:杨勤;田田;赵然;殷文晗;周玉霞;王赏 刊期: 2017- 03

  • 非惊厥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非惊厥性癫痫指仅有脑电图表现异常和意识障碍,但不伴临床可见惊厥的癫痫发作形式.症状性癫痫、颅脑创伤、开颅手术、脑卒中、颅内肿瘤等均是该疾病诱发因素.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该疾病诊断困难,致死和致残率高.持续脑电监测是及时诊断非惊厥性癫痫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迅速终止癫痫发作是治疗首要目标,阶梯式疗法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本综述回顾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

    作者:孙一睿 刊期: 2017- 03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睡眠障碍的分类(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失眠和白天睡眠过多等)、睡眠障碍的研究方法(包括睡眠评估的问卷调查和仪器监测两个方面)、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目前睡眠障碍的主要治疗策略共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的重视程度,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配;张晓韬 刊期: 2017- 03

  • Orexin与Gq/PLC/PKC通路和学习记忆

    食欲素(Orexin)通过受体特异性地和G蛋白Gq偶联,激活不同的G蛋白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学习记忆过程.其中,Gq蛋白/磷脂酶C/蛋白激酶C(Gq/PLC/PKC)是Orexin-A的关键信号通路.睡眠剥夺可提高脑内Orexin-A水平,引起海马神经细胞损害,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特异性阻断和调控这一信号通路上的某一靶点,既能改善睡眠,又能逆转睡眠剥夺所致的学习记忆损害.因此对这一新靶点的探讨具有......

    作者:苗素云;倪丽艳;宋立敏 刊期: 2017- 03

  • 血脑屏障完整性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BBB)完整性的破坏存在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包括神经炎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病理因素均能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进而造成或加重神经损伤.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与神经系统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影响治疗预后.本文将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血脑屏障破坏的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发展转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易简 刊期: 2017- 03

  • 基于线粒体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理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线粒体作为细胞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细胞器,参与调节细胞内环境与稳态,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线粒体结构、功能、相关蛋白表达与活性出发,对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所涉及的能量障碍、氧化应激、神经炎症以及神经细胞死亡等四方面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帮助.......

    作者:姜辰 刊期: 2017- 03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大部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所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约为6~16/10万.大部分动脉瘤,尤其是小的动脉瘤并不破裂.现有的证据强调,需要对每例动脉瘤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全面考虑共存疾病、病人年龄、动脉瘤大小、位置以及治疗带来的危险.不推荐对小的、偶发的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进行治疗.大的症状性的动脉瘤,治疗应当依据病人年龄、症状的严重性和进展性以及供选的治疗方案而进行个体......

    作者:魏社鹏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