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可能是无症状栓塞和低灌注.目前颈动脉手术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手术需要慎重考虑.本文概述了颈动脉狭窄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耿翔 刊期: 2011- 04
-
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电信号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信号分析方法——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电信号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近年来子波分析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发、睡眠、不同刺激和工作任务下脑电信号定量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中的新进展.研究显示,子波分析是一种适合于认知功能脑电信号研究的新方法,通过子波分析发现了一些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作者:张美云 刊期: 2011- 04
-
Mollaret脑膜炎
Mollaret脑膜炎由法国学者Mollaret首先报道,是神经系统少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心、呕吐、肌痛、头痛,并出现脑膜刺激征,病因有多种,如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囊肿的自然性破裂等,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该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根本的治疗应为病因治疗及控制其反复发作.......
作者:胡亚卓 刊期: 2011- 04
-
半乳糖凝集素-3在颅内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一种多功能的β-半乳糖蛋白,是半乳糖凝集素成员之一.在介导细胞黏附、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参与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gal-3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免疫逃逸及瘤细胞的迁移等,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gal-3的结构、分布、功能作简要介绍,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它在颅内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与RUNX1、RUNX2在共......
作者:李祥龙 刊期: 2011- 04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体内重要的丝氨酸蛋白激酶,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tPA也在神经血管单元中广泛表达,通过与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在不同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脑屏障的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巫嘉陵 刊期: 2011- 04
-
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的研究进展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angle,CPA)是颅内肿瘤好发部位,该区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乙状窦后入路因显露范围广泛,适合于各种大小的肿瘤,其全切率高,而为众多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而近年来随着内镜、神经导航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以及锁孔手术方式的发展,经乙状窦后入路已成为治疗该区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方式情况做......
作者:洪文明 刊期: 2011- 04
-
人工硬脑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硬脑膜缺损后易形成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漏,可造成感染;脑组织与头皮下组织直接粘连愈合会增加癫痫的发生机会,修复硬脑膜以恢复其完整性可减少脑脊液漏及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组织医学材料研究的兴起,人工硬脑膜的研究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徐晨 刊期: 2011- 04
-
基因决定睡眠时间?
现代生物医学认为,睡眠的形成与维持是由自主昼夜节律和睡眠内稳态驱动共同参与调节的.DEC2是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系统中的负性转录因子,hDEC2-P385R被发现与家族性短睡人群有关.实验表明,DEC2-P385R小鼠自主昼夜节律性无明显改变,但NREMS时间缩短,结构改变;光照期睡眠剥夺6h后发现,光照期和无光照期NREMS补偿的时间和深度均低于对照组.......
作者:张琦 刊期: 2011- 04
-
颅底重建材料与技术的发展
显微外科颅底重建和内镜外科颅底重建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其材料技术交错互补.自体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修复能力强,但有二次创伤、且带血运自体组织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异体材料种类繁多、取材方便、塑形良好、且无手术副损伤.以防治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为目的的多层重建技术被广泛认同和应用.......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1- 04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化所引起的短暂性、发作性眩晕和眼球震颤.BP-PV的发病机理有嵴顶石学说和管石学说.BPPV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与所累及的半规管及结石碎片的位置有关.不同类型的BPPV可以通过观察体位诱发试验中出现的眼球震颤特点来诊断.BPPV可在保守治疗时自行缓解.管石复位法能将结石碎片从半规管转移到前庭,从而快速消除症状.......
作者:李中秋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 2 纤维束示踪成像导航技术的应用
- 3 脑白质营养不良
- 4 芹菜素对中枢神经作用的研究进展
- 5 颅内血肿体积的定量方法及研究进展
- 6 帕金森病痴呆与路易体痴呆
- 7 11例颈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分析
- 8 MSCTA及DSA对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的评价
- 9 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10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皮质发育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12 影响血脑屏障的因素
- 13 miR-21与AP-1构成的自我调节环路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 14 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乙酰胆碱系统损害
- 15 12号染色体与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患性关联的研究进展
- 16 颈动脉彩超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性
- 17 丙戊酸钠对女性生殖的不良影响
- 18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评定
- 19 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附6例报告)
- 2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