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TRAIL及其受体在脑胶质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具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发现其死亡受体在多数胶质瘤中表达.近年研究认为TRAIL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途径主要有胞外线粒体非依赖性途径和胞内线粒体途径.研究还发现将TRAIL与传统及新兴的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胶质瘤可发挥协同作用,基因治疗的发展......
作者:王衍刚 刊期: 2011- 04
-
创伤后癫痫的研究进展
创伤后癫痫是外伤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种癫痫形式,是指患者在脑外伤一周之后仍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创伤后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但是发病机制不明.癫痫发作是诊断创伤后癫痫重要的指征,包括了局灶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目前尚没有特殊的方法预防创伤后癫痫,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手术及迷走神经刺激术等,预后比病因未明的癫痫患者要差.创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以及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可能帮助研究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皓;彭里磊 刊期: 2011- 04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难治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发现在难治性癫痫患者病灶脑组织可检测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过度表达,表明MRP与难治性癫痫耐药关系密切.MRP的过度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可能通过降低抗癫痫药物在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少药物的有效浓度,从而引起抗癫痫药物耐药发生.鉴于MRP在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中可能的重要作用,筛选非MRP底物的抗癫痫药物和选用适合长期服用的特异性强、安全性高、毒副作用......
作者:赵广健 刊期: 2011- 04
-
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小胶质细胞源于造血系统,是CNS的胶质细胞,又有着单核吞噬细胞的属性.在正常情况下,它对周围神经组织起着连续监视作用以维持CNS的稳态,小胶质细胞微小的异常也会引起机体的功能障碍;而当疾病或损伤发生时,失去了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作为CNS中的定植炎症细胞参与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
作者:李师君 刊期: 2011- 04
-
新型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的神经保护作用
西维来司钠是新型人工合成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它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研究表明,西维来司钠能够选择性的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释放,抑制炎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活化,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各种途径参与颅脑以及脊髓损伤有的神经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其生物活性和神经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铁军;高宗科;王毅;王东平 刊期: 2011- 04
-
反复轻度低血糖与低血糖性脑损害的关系
重度低血糖对脑组织有严重危害,但轻度低血糖,尤其是反复轻度低血糖对脑组织的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反复轻度低血糖(轻度RH)可以对神经中枢及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但对严重低血糖(SH)造成的脑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介绍了反复轻度低血糖对大鼠神经元、代谢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褚秀丽 刊期: 2011- 04
-
颅脑外伤后的免疫变化及调理
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T淋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均明显降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各种细胞因子的不适当激活又可诱发免疫紊乱,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脑抗原的免疫攻击可使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恶化.近年来,颅脑外伤后的亚低温治疗、谷氨酰胺和精氨酸为组方的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中药黄芪、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的免疫调理成了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热点.......
作者:朱国 刊期: 2011- 04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HDAC家族中Ⅱb类成员之一,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和参与细胞内异常蛋白降解的功能.近来研究发现HDAC6参与调节Tau蛋白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影响线粒体运输等有关的生化过程,提示HDAC6可能与AD的发生有关,是治疗AD的潜在靶点.本文论述了HDAC6的结构与功能、HDAC6的选择性抑制剂以及在AD中的作用.......
作者:陆剑平 刊期: 2011- 04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诊治进展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有缺陷的麻疹病毒持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麻疹病毒M基因的变异是导致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为核内包涵体.通常以轻微智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具特征的表现是节律性肌阵挛,晚期大脑皮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后因循环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脑脊液和血清麻疹抗体滴度升高,脑电图显示周期性复合波.该病目前无疗效肯定且持久的疗法,脑室内注射IFN-α联合口服异丙肌苷是......
作者:马艳 刊期: 2011- 04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无创定量测量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唯一方法.近年来,DTI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如痴呆与认知功能损害、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老年期抑郁等.本文就DTI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龙吟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关系探讨
- 2 Nasu-Hakola病
- 3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4 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 5 细胞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伤
- 6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 7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选择的研究新进展
- 8 他克莫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
- 9 偏头痛和癫痫
- 10 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与神经退行性病变
- 11 甲基苯丙胺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血脑屏障连接复合体与脑损伤
- 13 2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14 颅内异位垂体腺瘤
- 15 癫痫猝死研究进展
- 16 脑水肿的评价指标及其研究进展
- 17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分流术效果的预测
- 18 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 19 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分析
- 20 脑出血后铁调素对患者铁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