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第5期文章
  •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cerebri,GC)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性疾病,以弥漫性白质浸润及多部位发生为特点.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结合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可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其治疗,术后放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辅以化疗可延长生存期,但预后不佳;如何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高进苗 刊期: 2012- 05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静息状态下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研究.近年来,采用包括功能连接、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及全脑图理论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AD和MCI的脑区内及脑区间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默认网络(DMN)为显著.本文将对近年来rs-fMRI在AD和MCI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霞 刊期: 2012- 05

  • 癫痫发作后认知功能与Bcl-2关系的研究进展

    癫痫发作后脑部易感区域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损害,有实验研究证明Bcl-2基因家族蛋白在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死亡的信号分子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癫痫发作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与Bcl-2基因家族蛋白的水平相关,因此监测颅内或外周组织中Bcl-2基因家族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癫痫发作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以便临床能够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减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作者:徐学于 刊期: 2012- 05

  • 核呼吸因子-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核呼吸因子-1(NRF-1)是核基因编码的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在协调细胞核和线粒体功能、DNA的合成/修复、蛋白质的转录/翻译和细胞增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RF-1的结构、分布、调节、功能作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近年来它在神经元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司二旺 刊期: 2012- 05

  • 动脉瘤模型的研究现状

    为了探讨动脉瘤的病因以及研究新的栓塞材料,必须建立可靠的动脉瘤模型.动脉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有病因诱导法、血管移植法、动脉局部结构破坏法、弹性蛋白酶诱导法等.除了传统的梭形和囊形,近年亦出现了巨大、复杂以及分叉部的动脉瘤模型,且在形态、血流动力学以及组织学特征上更趋于人类自然发生的动脉瘤.本文回顾各种动脉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阐明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进展.......

    作者:周加浩 刊期: 2012- 05

  • 常态脑老化的神经病理改变与认知功能下降

    常态脑老化(NBA)并不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痴呆症状,但是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神经元树突和棘突的结构性改变,以及脑白质中有髓神经纤维的大量减少,是引起常态脑老化认知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此外,Aβ沉积和磷酸化tau蛋白也与常态脑老化的认知改变有关,但其影响认知的具体机制有所不同.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增龄性认知障碍的原因,对脑老化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强静;耿媛 刊期: 2012- 05

  • Caveolae及Caveolin-1对恶性脑肿瘤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Caveolae是胞吞转运(transcytosis)的主要途径,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限制物质转运,参与构成血脑屏障.Caveolin-1是组成Caveolae的必需结构成分和主要功能蛋白.恶性脑肿瘤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内皮细胞中Caveolae增加、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改变密切相关,受到Caveolin-1的调控影响.本文就Caveolin-1、Caveolae对于恶性脑肿瘤微血管通透性......

    作者:张强 刊期: 2012- 05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诱导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正不断上升,二者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OSAS主要通过氧化应激、内皮损伤、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尿酸机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诱导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另外,由OSAS导致的血压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代谢紊乱也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本文旨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史艳红 刊期: 2012- 05

  • 难治性癫痫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癫痫手术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癫痫患者术后仍需服用一定时间的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drugs,AEDs),甚至会是长时间服药.本文从癫痫患者术后服药时间和方法,术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癫痫术后减、停药与癫痫复发的关系等方面,根据近5年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陈述花 刊期: 2012- 05

  • 动脉瘤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硬膜下血肿者(Aneurismalsubduralhematoma;aSDH)少见.临床上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再出血率高,演变迅速,预后欠佳等特点.易引起aSDH的动脉瘤以颈内动脉动脉瘤多见.急性期患者应尽早行CTA检查,早期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立即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加一期手术夹闭动脉瘤,对于外伤史不明确者,CT表现为与外伤程度不成比例的SDH、ICH、SAH,应想到可能为颅内......

    作者:何跃 刊期: 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