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大鼠海人酸致痫模型的症状表现、致痫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人酸是天然提取的谷氨酸类似物,它可以与突触后海人酸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全身或大脑局部注射海人酸可以导致动物癫痫发作,这就是癫痫的海人酸模型.海人酸模型应用广泛,具有理想的颞叶癫痫模型所应具备的条件:①在症状学上,海马、杏仁核和其它边缘结构占有中心地位;②病理上特异的海马损伤与颞叶癫痫的海马硬化相关;③有自发抽搐;④与人类颞叶癫痫一样,对大部分抗癫痫药物耐受.本文就该模型症状表现、致痫......
作者:黄理金;漆松涛 刊期: 2001- 05
-
鱼藤酮的多巴胺神经元毒性与帕金森病
野生植物毛鱼藤液汁中含有六种鱼藤酮类化合物,其中鱼藤酮毒性大.鱼藤酮能与线粒体复合物Ⅰ(comPexⅠ)即NADH脱氢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阻断细胞呼吸链的递氢功能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鱼藤酮的大鼠中脑DA神经元内出现典型的Lewy小体,Flouro-JadeB等多种方法等均证实其DA神经元的退行变性,而胆碱能神经系统未受影响.同时,鱼藤酮中毒大鼠还出现行动呆......
作者:董兆君;乐卫东 刊期: 2001- 05
-
大脑间纵裂血肿
大脑间纵裂血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特殊的硬膜下血肿,桥静脉破裂出血是其主要原因,早期症状体征不重或者有中间清醒期,大脑镰综合征是其特征性表现,CT可确诊.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其做一概括性描述.......
作者:李钢;柯以铨;徐如祥 刊期: 2001- 05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及实验性治疗
脑缺血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而在血管生成以前,VEGF对神经有直接保护作用.VEGF对急性脑梗死可能有治疗价值.......
作者:马可夫;褚晓凡 刊期: 2001- 05
-
S100B蛋白在颅脑损伤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S100B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颅脑损伤后脑S100B蛋白过度表达和释放,并可通过某种机制迅速释放入血液,其含量变化与伤情、预后及颅内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检测其含量能早期判断脑损伤程度,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成东;刘长山;张振兴 刊期: 2001- 05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进展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目前的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成肌细胞移植治疗、骨髓细胞移植治疗等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上述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各自优缺点,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作者:刘晓蓉;张成 刊期: 2001- 05
-
海绵窦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海绵窦位于中颅窝底垂体的两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海绵窦不是静脉窦,而是静脉丛,且与颅外的静脉相通.海绵窦内颈内动脉与静脉丛为血管与血管的关系,并提出更名为'鞍侧腔'为宜.在临床上常用的海绵窦外侧壁三角有Parkinson三角和Mullan三角,上壁三角有Hukuba和动眼神经三角.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呈'S'形弯曲,分为五段,有三个分支.但小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无弯曲.在海绵窦内不仅有Ⅲ-Ⅵ对脑神经......
作者:刘志雄;刘运生 刊期: 2001- 05
-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Aβ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了AD的病因研究,发现了几个AD的相关基因,其中重要的是AP基因,由于AP蛋白断裂后产生具有毒性作用的Aβ.目前有许多研究者认为Aβ是AD的发病直接原因,本文就AD中的Aβ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宝;马文丽 刊期: 2001- 05
-
EEG持续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在NICU(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病人脑功能的监护越来越受到重视.EEG监测是一种无创、价廉、方便的检查手段,是反映脑功能状态敏感性很高的检查工具.本文综述了目前EEG在NICU对急重型脑外伤病人监测的应用:它不仅有助于昏迷程度的诊断及转归预测;对诊断早期非惊厥性癫痫(NCS)或(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以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加重、对大剂量巴比妥类药物的使用具有其它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作......
作者:但炜;唐文渊 刊期: 2001- 05
-
多发性硬化病人常见症状治疗研究概况
多发性硬化病人常受强直痉挛、疼痛、震颤等多种常见症状的折磨,治疗颇难,需采取个体化原则处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治疗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文斌;郑永玲;胡常林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微透析技术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
- 2 神经外科医师手术绘图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 3 脑磁图在神经科的应用
- 4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中神经监护的应用
- 5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 6 神经干细胞及其在神经科学领域应用展望
- 7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8 纤溶系统与肌纤维再生
- 9 009 急性额窦炎的颅内并发症
- 10 中枢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 11 海绵窦病变的外科手术入路
- 12 癫痫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3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状态
- 15 小脑中脑裂显微解剖及相关临床入路
- 16 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性痴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 17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 18 自发性脑内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的变化
- 19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20 干预Aβ代谢及其毒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