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体
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与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及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这几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免疫性疾病中抗体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昊 刊期: 2013- 03
-
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Bad和Bcl-xL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发现,Bcl-2家族的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通过竞争性相互作用来共同调控细胞凋亡.Bad是Bc1-2家族中和Bcl-xL相关的促凋亡基因.Bad和Bcl-xL在多种细胞中表达,两者可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凋亡的全过程.其在脑缺血损伤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作者:杨文 刊期: 2013- 03
-
Tarlov囊肿的文献回顾
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Tarlov囊肿的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却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近年来这些方面的进展作一回顾,以期为Tarlov囊肿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对于没有症状的Tarlov囊肿患者建议保守治疗和临床观察,充盈缺损和囊肿大于1.5cm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行手术治疗,且显微手术是首选.......
作者:王良斌 刊期: 2013- 03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一个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靶点
缺血性脑卒中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破坏血脑屏障,并形成一系列后续炎症级联反应,抑制其表达并与溶栓剂联合治疗延长溶栓时间窗,使MMPs治疗成为一个具有潜力的方法之一.但由于MMPs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具有一定的保护及帮助恢复功效,故在治疗上需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MMP抑制剂及治疗时间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顾悦华;尤晓欣 刊期: 2013- 03
-
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为颅脑创伤常见的病理改变,应用多沟回动物实验模型、缺沟回动物实验模型和细胞模型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生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发现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新的靶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和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以及弥散张量成像等神经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评估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3- 03
-
白细胞介素-1B多态性与神经胶质瘤的关联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B(IL-1B)多态性与神经胶质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5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01例正常对照组IL-1B-511C/T和-31T/C多态性.结果IL-1B-511C/T位点: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显著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病风险(x2=5.61,P=0.021).与C等位基因相比,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病风险(x2=5.7......
作者:岩亮;舒云 刊期: 2013- 03
-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测定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浓度,并探讨血尿酸水平与PD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PD患者和81例健康对照,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IntelligenceScale)、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MemoryScale)对PD患者行认知功能评定,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行运动功能评定,应用Hoehn-Yahr(H-Y)分级......
作者:张玉虎;甘蓉;聂坤;王丽敏;赵洁皓;黄智恒;张雄;万鑫;王丽娟 刊期: 2013- 03
-
脑脊液细胞学迈-格-姬染色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迈-格-姬(MGG)染色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4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细胞学MGG染色检查结果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48例隐脑患者首次脑脊液常规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3例,首次检出率为68.8%;MGG染色发现46例,首次检出率为95.8%.MGG染色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敏感度高于墨汁染色,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M......
作者:樊新红;冯国栋;杨毅宁;代文;赵钢 刊期: 2013- 03
-
癫痫患儿脑FDG-PET显像与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及手术效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手术效果等与癫痫患儿脑FDG-PET显像的相关性.方法方法回顾经临床、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并行手术治疗的71例癫痫患儿脑18F-FDG-PET显像检测结果,以了解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情况.根据脑FDG-PET显像结果,将71例患儿分为3个代谢减低组.33例患儿脑代谢减低位于单个脑叶,28例位于两个脑叶,10例多个脑叶均见代谢减低.收集71例患儿病程、性别......
作者:夏桂枝;任榕娜;杨朋范;郑思锐 刊期: 2013- 03
-
WISP-2 siRNA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NA沉默WISP-2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siRNA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后,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变化,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WISP-2、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WISP-2siRNA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株的生长,诱导凋亡,siRNA干扰组WISP-2蛋白表达水平为(18.67±1.40)%,明显低于空白......
作者:唐智;袁贤瑞;何正文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脑室-腹腔分流术初次感染后再感染原因分析
- 2 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0例的临床分析
- 3 渗透性开放血脑屏障的原理机制和治疗应用
- 4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应用解剖与显微手术治疗
- 5 语义性痴呆
- 6 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其抗体与脑血管痉挛
- 7 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激活剂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炎性机制分析
- 8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研究新进展
- 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0 C型Niemann-Pick病神经变性机制研究进展
- 11 高原环境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2 X-连锁凋亡蛋白通路调控及在脑缺血中的表达
- 13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
- 14 替莫唑胺-PLGA纳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药效研究
- 15 脑水肿的评价指标及其研究进展
- 16 胆囊收缩素的抗惊厥作用
- 17 药物对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作用机理
- 18 难治性偏头痛的诊断及影响因素
- 19 结节性肌炎
- 20 经颅磁刺激和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