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评价

    多数临床资料显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难治性高颅压的重度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在年龄为2~50岁,存在难治性高颅压(非手术治疗下持续ICP高于30~40mmHg、CPP小于70mmH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于24~48小时内早期进行去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膜减张缝合,在改善结局和提高生存方面具有好的效果,但仍然需要大宗病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来确定适应征、佳手术时机和......

    作者:赵贤军;刘运生 刊期: 2005- 01

  • 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近两年关于癫痫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与特发性全身性癫痫有关的基因仍为离子通道家族.而非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则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颞叶癫痫、皮质发育畸形、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及癫痫综合征有关.大部分遗传性癫痫呈复杂的遗传形式,目前确定的一些基因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家族性和散发病例.随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癫痫表型和相关基因,癫痫遗传学领域迅速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癫痫神经生物学机制的认识.......

    作者:周晓琳;赵永波 刊期: 2005- 01

  • 鼠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胶质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建立准确的、具有人类胶质瘤特性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如何能简便、经济、快捷的制作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基础.通常,胶质瘤动物模型经诱发、肿瘤移植和转基因等方法构建,各有自身的优缺点,合理的应用对胶质瘤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鼠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具体应用,希望能为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作者:赵澎;张亚卓 刊期: 2005- 01

  • 脑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近年来对脑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对基因异常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研究,对已经发现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使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同时发现了更多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胶质瘤的预后标志物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找到了某些评估胶质瘤预后的有希望的分子标志.......

    作者:方俊杰;赵洪洋 刊期: 2005- 01

  • 磁共振波谱分析与癫痫临床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新兴无创性检查手段,已应用于癫痫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与MRI及PET相比,MRS可更敏感的发现病灶.目前,1HMRS应用广泛,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内NAA浓度、NAA/(Cho+Cr)比值明显降低,部分单侧病灶患者会出现双侧NAA改变,是继发还是原发仍有争议;全面发作性癫痫患者额叶或丘脑也出现NAA/(Ch+Cr)比值降低.癫痫发作后,还可观察到病灶内Glu含量升高、GABA含量......

    作者:王胜军;迟兆富 刊期: 2005- 01

  • 肝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脂酶在脂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表现出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肝脂酶基因启动子区常见的基因多态性与肝脂酶活性下降有关,并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标志.......

    作者:陈李芳;谭利明 刊期: 2005- 01

  • 骨髓干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干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中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化为各种成熟的血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熟的非造血组织细胞,如脂肪、骨、软骨、心肌、骨骼肌的肌细胞、神经细胞等.当机体损伤或遗传性疾病致骨骼肌变性坏死时,移植入正常的骨髓干细胞可在受者体内检测到一定数量的供者细胞核,或与变性损伤的肌纤维核相互融合,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肌纤维,提示外源性骨髓干细胞可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

    作者:冯善伟;张成 刊期: 2005- 01

  • 雌激素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新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退化性疾病,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或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雌激素对AD的预防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神经突触的生长并增加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这种作用是通过雌激素核受体介导的基因组机制起作用的.②雌激素通过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③雌激素通过其抗炎、抗氧化机制拮抗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作用.......

    作者:周建军;张馨;徐运 刊期: 2005- 01

  • 源记忆的神经基础

    源记忆是情景记忆的一种,源记忆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海马皮质、额叶以及其他脑结构.海马参与源记忆执行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电生理和影像学的证据以及小鼠神经原细胞即刻早期基因的研究等,额叶参与源记忆执行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电生理和影像学的证据及年龄与源记忆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琥;汪凯 刊期: 2005- 01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目前已明确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TD与14个遗传基因位点(DYT1~DYT14)有关.DYT1基因上3个碱基对(GAG)的缺失引起早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1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引起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DYT5);ε-sarcoglycan基因突变和D2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错义突变与肌阵挛-肌张力障碍(MDS)有关;DYT3为菲律宾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

    作者:崔贵祥;李义召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