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Arnold-Chiari畸形Ⅰ型脑脊液动力学研究进展
在现代影像技术发展基础上,应用工程建模计算流体动力学及理想几何模型模拟体内外流体运动无创分析脑脊髓系统流体力学环境,发现Anold-Chiari畸形Ⅰ型(Arnold-ChiarimalformationtypeⅠ,ACM-Ⅰ)对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动力学,如流向、流速、阻力、压力梯度及脑脊髓组织顺应性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脑脊液动力学对脑脊髓的影响,为研究病......
作者:杨中鑫 刊期: 2012- 06
-
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发生早期的神经元凋亡与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多种途径干预此信号通路可调控神经元的凋亡,为脑缺血的治疗研究提供靶点,本文就其可能的调控神经元凋亡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许艺超 刊期: 2012- 06
-
阿尔兹海默病的血管因素
近年来血管因素在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AD患者具有血管扭曲、室周静脉壁胶质增生、血管淀粉样变等血管病理结构改变;有肯定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血管危险因素.神经血管单元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可导致淀粉样蛋白在脑内的沉积,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脑血流量下降以及脑血管反应性的下降均反映AD患者脑血管的“不健康”状态.......
作者:高永哲 刊期: 2012- 06
-
MicroRNA let-7与HMGA2在垂体腺瘤中的相互关系
高迁移率蛋白A2(highmobilitygroupA2,HMGA2)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参与转录、分化和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同时还与许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MGA2蛋白过表达与垂体瘤侵袭性、级别和大小等有关.Let-7是microRNA家族的成员之一,正常生理情况下其与发育、肌肉形成、细胞粘附和基因调节有关,同时还可以调节细胞周期原癌基因RAS、CDC25a、cyclin......
作者:颜丙超 刊期: 2012- 06
-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对神经变性疾病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巨大负担.目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手段有限,且效果不佳.近研究结果显示,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l)可能具有治疗神经变性性疾病的潜能.SIRT1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够提高神经元对毒性物质(如MPTP、淀粉样蛋白和突变的SOD等)的抵抗力,促进神经网络的形成.本文就SIRT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可能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晔;王俊娟 刊期: 2012- 06
-
脂蛋白酯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脂蛋白酯酶(LPL)是调节脂代谢的关键酶.脂蛋白酯酶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影响脂质代谢,减轻或增加患者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脑梗死的风险.脂蛋白酯酶与其他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相互作用,可介导炎症因子释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增加其活性,加速脂肪分解.虽然有关脂蛋白酯酶的研究,均显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相反.......
作者:顾彬 刊期: 2012- 06
-
RAF/MEK/ERK信号通路与垂体瘤发生的关系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能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及调节功能的研究都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垂体腺瘤癌基因激活和抑制基因功能丧失的调节机制;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的异常.其中,Raf/MEK/ERK信号通路已被认为是疾病病因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Raf/MEK/ERK信号通路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用于控制细胞生长、分化和生存.该信号通路功能的改变与人类多种类型的肿瘤有关包括垂体腺瘤.Raf/M......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 06
-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调控线粒体自噬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MPP+(0mmol/L)对照组、MPP+(1mmol/L)处理组和MPP+(2mmol/L)处理组,共同转染EGFP-LC3和RFP-MI-TO后加入MPP+处理48h.Western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甲丹磺酸尸胺(MDC)检测自噬空泡聚集,免疫荧光法检测EGFP-LC3和......
作者:马耀华;王雪晶;荆婧;马明明;杨期东;唐北沙;滕军放 刊期: 2012- 06
-
房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房颤是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产生影响及对于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月连续收集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房颤组(26例)和无房颤组(6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
作者:黄银辉;何文钦;陈振杰;蔡若蔚 刊期: 2012- 06
-
伽玛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中长期疗效分析与比较
目的探究伽玛刀(γ-刀)治疗眼眶及眶颅沟通脑膜瘤的中长期疗效及差异.方法54例眼眶内及眶颅沟通脑膜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其中眼眶内脑膜瘤32例,眶颅沟通脑膜瘤22例,肿瘤中位容积8.29cm3(0.22~32.6cm3),肿瘤边缘平均剂量4.2Gy(10.0~17.0Gy),40%~55%等剂量线.结果随访5~187个月,平均57个月,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6例,维持不变31例,下降12例,失明5例;......
作者:宗永青;徐德生;刘晓民;刘东;李彦和;张宜培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7例分析
- 2 空气污染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 3 高迁移率族蛋白1抑制剂甘草酸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血脑屏障的影响
- 4 自体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5 血管平滑肌瘤—罕见的颅内肿瘤
- 6 渗透泵强化对流释放给药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裸小鼠模型
- 7 恶性脑膜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与诊疗进展
- 8 鞍区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 9 血管周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 10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继发脑空气栓塞
- 11 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随访效果和并发症
- 12 NAD(P)H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甲泼尼龙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
- 14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进展
- 15 雌激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6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研究进展
- 17 血脂异常和他汀类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18 低分子肝素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 19 脑外伤预后相关基因的研究
- 20 右美托咪啶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