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水蛭提取液对培养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蛭提取液(HEL)对培养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实验模型.MTT法筛选HEL的有效浓度.检测培养上清液的tPA、PAI-1含量与活性变化,RT-PCR检测经HEL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后的微血管内皮细胞tPA与PAI-1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微血管内皮细胞tPA的......
作者:吴文斌;胡长林;董凌琳;余能伟;孙红斌;郭富强 刊期: 2011- 05
-
硫酸镁对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的机制,探讨镁离子对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制备大鼠重度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分为创伤组(n=25)、生理盐水组(n=40)和硫酸镁组(n=40).硫酸镁组伤后半小时给予25%硫酸镁(750μmol/kg),生理盐水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伤后6小时、24小时、3天、5天及7天5个时相点处死.......
作者:邵雪非;陶进;许安定 刊期: 2011- 05
-
58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分析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T)与单纯药物治疗中等量脑出血(ICH)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ICH出血量为30~50ml的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行MPST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58例),以单纯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58例).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的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
作者:唐基忠;朱志红 刊期: 2011- 05
-
湖南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73G/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G/C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MIF基因-173G/C多态性在脑出血组(162例)和对照组(203例)的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IF基因-173G/C多态性.MIF基因-173G/C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在脑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袁宁;许宏伟;刘学军 刊期: 2011- 05
-
额入法血肿穿刺及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额入法血肿穿刺及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额入法血肿穿刺及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18例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并与之相匹配的20例拒绝微创术只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微创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7.8%)及其存活者生活质量(62.34±22.15)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P<0.05).肺部感染(22.2%)、电解质紊乱(16.......
作者:孙新刚;刘运海;张宁;王彦丽;杨期东;许宏伟;张乐;张文娟;王特;雷达 刊期: 2011- 05
-
第一届中国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转化医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欧洲神经肌肉病治疗协会(TREAT-NMD)、中山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转化医学研讨会”于2011年4月7日至2011年4月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VolkerStraub教授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成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瑞典、瑞士和中国的......
作者:杨娟;利婧;冯善伟;操基清;李亚勤;张成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初步探讨
- 2 过氧化氮及其抑制剂与多发性硬化
- 3 脑血管病的遗传研究现况
- 4 脑红蛋白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 5 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6 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手术方法疗效观察
- 7 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3例硬脑膜动静脉瘘误诊分析
- 8 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 9 频繁的临床下癫痫样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 10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与转运通路
- 11 早期不同时点加压包扎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临床研究
- 12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13 caveolin-1在血脑屏障开放中作用的研究
- 14 缺血性脑损伤和神经再生
- 15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 16 溶血磷脂酸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 17 颞叶癫痫海马突触重组及其与钙调控的关系
- 18 颞前经海绵窦入路治疗基底动脉分叉区动脉瘤
- 19 亨廷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