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B细胞免疫调控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
B细胞是重症肌无力(MG)发病的直接参与者,其免疫调控对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B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与其他的免疫细胞互相作用产生自身抗体,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如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控树突状细胞(DC)及T细胞功能,激活T细胞的免疫调控等.调节性B细胞通过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细胞间接触等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鉴于B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新的针对B细胞的治疗策略已引起广泛......
作者:蒋莉萍;莫雪安 刊期: 2009- 06
-
抗氧化剂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临床应用前景
氧化应激与β淀粉样多肽沉积、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相互促进,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抗氧化治疗因而成为AD治疗的重要方面.大量基础研究证实抗氧化剂对AD的病情有改善作用,并从中筛选出许多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氧化药物.但在临床试验中,这些抗氧化剂的效果仅有部分获得肯定,许多抗氧化剂在AD治疗中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李玲玲;刘蓉;叶兰;徐运 刊期: 2009- 06
-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脑出血(intracerebrahemorrhage,ICH)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除血肿扩大导致的机械性损伤外,还有脑水肿、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脑血管痉挛等继发性损伤[1].研究表明凝血酶是导致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凝血酶及其神经毒性、抗凝治疗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彭绍鹏;任海军;高俊玮 刊期: 2009- 06
-
弥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进行锥体束重建可靠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弥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素追踪技术重建锥体束的准确性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目前许多研究对正常锥体束的重建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无论是锥体束的方向,还是各个节段的形态和轨迹均能够得到较准确的反映.病理条件下肿瘤周边白质的FA值通常会出现下降,但不同肿瘤的下降程度也不尽相同,且与到肿瘤的距离有关.部分锥体束纤维会通过肿瘤内部.病理状态下FA阈值应选取较小的数值,但具体数值尚没有统一结论,相关研究采......
作者:侯远征;陈晓雷;许百男 刊期: 2009- 06
-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自噬是细胞内降解/再循环系统,被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参与神经系统发育以及脑缺血、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在自噬对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有助于今后深入探索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并开辟神经系统疾病新的治疗方向.......
作者:潘婕;汪敬业;罗本燕 刊期: 2009- 06
-
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内皮素含量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采用非平衡法测血浆内皮素含量,检测试验组病人的血压,治疗后1、3、7天两组病人行CT检查.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
作者:薛洪利;张国华;于春泳;吕占举;周江朝;邵双伟 刊期: 2009- 06
-
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分析
该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及MRI表现.在这6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12.7岁,平均病程55个月.6例均有头痛,痫性发作5例,其中4例以白天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另一例夜间睡眠时发作为强直-阵挛.6例患者智力发育均落后于同龄人,且均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MRI表现为后颅......
作者:唐薇婷;张忱;肖波;龙莉莉;刘楚娟 刊期: 2009- 06
-
DNEPs在缺血性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兔子不同程度缺血性脊髓损伤后经棘突电刺激下传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DNEPs)的变化特点,为在脊柱脊髓手术中持续监测脊髓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脊髓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经棘突间接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缺血早期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波形变化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经棘突电刺激间接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对缺血性损伤敏感,血管结扎后30min的波幅与运动功能呈显著性正相关,Pearson相关......
作者:宋启民;杨卫忠;陈春美;王春华;石松生;贾建文;房新蓉 刊期: 2009- 06
-
星形胶质瘤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目的建立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观察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探讨病理分级与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手术切除新鲜胶质瘤标本,进行体外分离培养,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技术对胶质瘤细胞形态学、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①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主要呈现圆形、星形和梭形三种细胞形态.②星形细胞瘤细胞生长速度与病理分级相......
作者:周蓉;滕晓华;曾瑜;刘波;陈乔辉;卢明 刊期: 2009- 06
-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海马区胶质细胞中GFAP、GLAST和GLT-1的表达
目的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GLAST)、神经胶质谷氨酸转运体(GLT-1)在颞叶癫痫患者海马区的表达情况.方法取40例难治性颢叶内侧癫痫患者在手术中切除的海马组织,根据在光镜下观察到的神经元丢失情况,分为海马硬化组(A组)23例和海马非硬化组(B组)17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GFAP、GLAST、GLT-1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GFAP的表达与B组比较,总海马区......
作者:罗景华;任榕娜;杨朋范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生长激素腺瘤的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进展
- 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价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
- 3 雌激素对脑的影响:保护因子还是危险因子?
- 4 Aurora-A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5 大脑胶质瘤病的分型探讨(附13例报告)
- 6 成纤维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进展
- 7 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与神经退行性病变
- 8 PET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 9 干预癫痫大鼠自噬活性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的影响及意义
- 10 星形胶质细胞与睡眠的研究进展
- 11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椎动脉优势型眩晕疗效观察
- 12 多发性肌炎的研究现状
- 13 颅脑创伤患者侧脑室穿刺置管精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14 β淀粉样蛋白、炎性细胞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
- 15 TIMP-3、MMP-3与缺血性脑损伤
- 16 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17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特点与处理
-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颅内动脉瘤
- 19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 20 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发病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