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转导效率研究进展
腺相关病毒(AAV)能感染非分裂期的细胞,对宿主几无致病性及能使宿主长期稳定的表达外源基因,是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常用载体.不同血清型的AAV,由于分子结构与细胞结合机制的差异,在组织细胞中常表现出不同的转导效率.为了寻求更有效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方法,有必要对各型AAV在神经系统组织细胞内的转导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裘玮;李惠明;黄倩 刊期: 2006- 06
-
脑损伤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近年来颅脑损伤研究中应用了许多新的生物学指标,主要有微管相关蛋白(MAPs,脑缺血标志),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损伤标志),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βAPP,轴突转运损伤标志),神经丝蛋白(NF,亚临床神经毒性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损伤特异性标志),S-100β蛋白(脑缺血标志)等.文章就各指标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比较,以便合理取舍.......
作者:文立;李善泉 刊期: 2006- 06
-
神经外科术中超声的比较研究
术中超声是神经外科一项重要的术中辅助设备.为评估术中超声的价值和有效性,学者们将术中超声和其它检查方法作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如术中超声与CT、MRI在诊断脑肿瘤和判断手术切成程度的比较,术中超声与病理检查在区别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以及判断肿瘤性质的比较,术中超声与电生理监测在术中脑保护的比较,术中超声和立体定向在病变定位和引导手术入路中的作用比较,术中超声与DSA在诊断动脉瘤、AVM的比较.这些比较研究......
作者:孙辉;赵继宗 刊期: 2006- 06
-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为了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或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努力寻找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尤其在脑脊液、血浆中寻找到了多种特异性强的物质.基于脑脊液或血浆的多种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可能成为今后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有利方法.......
作者:米东华;张本恕 刊期: 2006- 06
-
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它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导致斑块不稳定,促进血栓形成.其血清水平可以筛选卒中高危患者及判断预后.他汀类降脂药能降低血浆CRP水平.......
作者:薛国芳;郑辑英 刊期: 2006- 06
-
神经颗粒素——神经突触形成与重塑的物质基础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含78个氨基酸的神经特异性蛋白质,是蛋白激酶-C(PKC)的突触后作用底物及Ca2+敏感性的钙调蛋白(CaM)结合蛋白.在分子水平,Ng与神经发育、树突再生、突触重建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神经元发育和再生的一个内在决定因子.目前,有关Ng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正逐渐被认识和重视,Ng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扬;李玲 刊期: 2006- 06
-
脑静脉窦闭塞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脑静脉窦结构复杂,变异较大,其闭塞的各种动物实验模型各有优缺点,国内外尚没有一个较为公认的方案.实验发现脑静脉窦闭塞后主要出现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阻塞上矢状窦后部,区域脑血流明显减少;静脉窦闭塞可造成脑功能的异常,其脑组织的病理形态亦发生改变,如水肿、神经元肿胀变性、线粒体破坏、内质网崩溃等.目前研究发现肝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织胞浆素原活化剂、C1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干预脑静脉窦闭塞,可改善其闭......
作者:唐忠;袁贤瑞 刊期: 2006- 06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损害是手术后常见和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NC)表现多样化,但主要为脑卒中、脑病和认知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有关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琴;毕齐;张茁 刊期: 2006- 06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颅脑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揭示了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多种蛋白质的改变及翻译后修饰的变化.采用高通量蛋白质组技术,研究颅脑损伤后的整体蛋白表达变化,有可能为颅脑损伤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程度、评估预后、调整治疗方案等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金涌;沈宏 刊期: 2006- 06
-
MDR1基因SNPs与难治性癫痫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研究癫痫耐药机制及克服的办法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MDR1,ABCB1)及其表达产物P-gp蛋白在动物模型及人类难治性癫痫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多,P-gp蛋白与耐药机制的形成有关,应用P-gp蛋白抑制剂能够增加细胞内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AEDs)浓度,减少其应用.国外大多数研究发现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宋仁兴;张振兴;王永和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制备研究进展
- 2 弹性蛋白水解酶诱导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和研究
- 3 miR-15b对MPP+损伤SH-SY5Y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ERK和CREB磷酸化在硫氢化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的机制探讨
- 5 载体跨膜转运蛋白及肽类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新进展
- 6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7 与听神经瘤相关的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
- 8 渗透泵强化对流释放给药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裸小鼠模型
- 9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进展
- 10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影像学及相关临床表现
- 11 偏头痛药物预防耐受现象研究现状
- 12 颞叶切除术导致记忆障碍的风险预测
- 13 硫酸软骨素酶ABC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14 复合手术下的巨大脑动静脉畸形治疗
-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Nestin和GFAP表达的影响
- 16 症状性Rathke囊肿临床研究进展
- 17 神经前体细胞迁移研究现状
- 18 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19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 20 大鼠杏仁核电刺激癫痫持续状态后颞叶癫痫模型海马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