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脆性X相关的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

    脆性X相关的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它对广大临床医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脆性X相关的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的有关知识的认识,能够对该综合征作出正确的诊断.下面就对脆性X相关的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的分子基础、基因检测、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艳青;赵永波;任惠 刊期: 2006- 05

  • 颅脑创伤所致线粒体损伤和功能障碍

    在颅脑损伤早期即可观察到代谢障碍和功能损伤,并可持续数天.伤后的一系列改变包括:代谢底物耗尽,大量活性氧生成,钙离子超载,蛋白质和DNA氧化损伤等,使细胞逐渐走向凋亡或坏死.因此,深入地了解颅脑损伤后线粒体变化,以线粒体为靶目标进行干预,可能会显著地减少细胞损伤.......

    作者:刘锐;黄慧玲 刊期: 2006- 05

  • 影像学在头痛的诊断及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近期研究显示,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主要是由大脑功能异常所致.本文主要阐述应用神经影像研究头痛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功能性影像在原发性头痛综合征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开启了以神经载体为研究对象的新纪元.在原发性头痛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各项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脑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丘脑灰结节在严重的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进一步的研究也支持这些观点,那么我们就能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王枫;赵永波 刊期: 2006- 05

  • 恶性胶质瘤的手术相关治疗

    颅内恶性胶质瘤是当今预后坏的疾病之一.手术技术的进步使更精确的肿瘤切除同时保存重要的脑功能成为可能.目前认为手术能缓解症状,且更大范围的切除对预后有利.各种手术相关辅佐疗法正在研究中.间质内化疗是其中重要的辅佐疗法,但现有证据仍不足以推荐作为常规使用.将几种疗法结合使用可能提高疗效.本文概述了与手术相关的恶性胶质瘤治疗方法.......

    作者:缪建庆;沈宏 刊期: 2006- 05

  •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又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COX-2是其诱导型酶.胶质瘤中COX-2的高表达和病理分级、预后相关.COX-2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胶质瘤血管生成及通过前列腺素抑制肿瘤免疫等作用.目前的研究也发现COX-2抑制剂特别是选择性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的增殖以及联合放疗可以增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临床试验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COX-......

    作者:宋施委;石松生;杨卫忠 刊期: 2006- 05

  • 低氧诱导因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核转录调节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IF-1的结构功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作用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罗永杰;王晓平;孙红斌 刊期: 2006- 05

  • 热性惊厥及相关癫痫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热性惊厥是常见的小儿癫痫综合征,近年来关于家族性热性惊厥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目前已经定位了5个基因位点,其相关的癫痫综合征中全身性癫痫伴热性惊厥叠加综合征、婴儿期严重肌阵挛性癫痫已被证实与SCN1A、SCN2A、SCN1B和GABRG2基因相关.......

    作者:宋延民;唐北沙 刊期: 2006- 05

  • 核转录因子NF-κB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NF-κB是具有多向性转录激活功能的调节因子,脑损伤后它在神经系统中广泛高水平表达,与其调控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一起积极参与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等生物进程.同时,NF-κB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如何从分子水平上阻断NF-κB的损伤作用,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有望成为脑损伤的临床治疗的一个新思路.......

    作者:吴娜;夏佐中 刊期: 2006- 05

  • 事件相关电位在失语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为失语症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道路.ERP是建立在脑电(EEG)基础上的平均诱发电位,与失语症相关的成分主要有N400、P300、MMN、P600/SPS和LAN等.它不仅可以用于语言研究加工过程的认知机制、左右大脑半球的损伤及代偿机制,还能与神经心理检查相结合,辅助诊断失语症,并协助治疗及康复方案的制定和修改......

    作者:王晏雯;罗本燕 刊期: 2006- 05

  • 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9%,其中弱阳性(+),阳性(++),强阳性(+++......

    作者:顾应江;夏祥国;李定军;刘亮;江涌;包长顺;陈礼刚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