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6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6/R

邮发代号: 42-1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13.00

杂志荣誉 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642
  • 国内刊号:43-14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早期即刻基因与老年性痴呆

    早期即刻基因(c-fos)在脑中参与神经元的信号转导及凋亡过程,认为其与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有关,c-fos基因表达对长期记忆的保持是必须的;Alzheimer病患者大脑皮层及海马中发现c-fos过度表达,推测c-fos可能在AD的病理中起一定作用。了解c-fos的生理特性、研究c-fos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探讨c-fos基因突变在AD发病中的作用,将对明确AD的发病机理、寻求防治原则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磊;王鲁宁;叶玲 刊期: 2002- 03

  • 视神经炎发展成多发性硬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随访视神经炎的时间越长,转变成多发性硬化的危险性越高;影响因素包括10余种,其中头颅磁共振异常是强烈预示转变成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头颅磁共振正常的患者和多发性硬化低危险性临床特征仍需观察。......

    作者:赖春涛;余华峰 刊期: 2002- 03

  • 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

    神经干细胞具有低免疫源性、自我更新及多潜能分化等特性,它既能参加与神经功能的修复,又是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因而可望用于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目前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途径有:1、激活自身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向缺血区迁徙分化;2、异体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而较为可行的策略是将转染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缺血边缘区,早期利用其分化的基因产物,阻止宿主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晚期,利用其迁徙、分化......

    作者:朱巍;周良辅 刊期: 2002- 03

  • 抗MAG抗体与周围神经病

    自身抗体可能是某些周围神经病的潜在致病因素,抗MAG抗体与免疫介导的感觉或感觉运动神经病有关,本文阐述了抗MAG抗体相关的周围神经病的I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

    作者:肖兴军;王维治 刊期: 2002- 03

  • 多发性硬化缓解期的对症及康复治疗

    多发性硬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许多患者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适时的给予对症和康复治疗,能防止并发症,减少残疾和残障。本文从药理学、物理治疗学、心理学等方面,阐述解决MS的痉挛、疼痛、疲劳、震颤、性行为、直肠功能障碍等的手段,旨在提高M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刘江冰;张星虎 刊期: 2002- 03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标准外伤大骨瓣暴露范围广,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氧分压,尤其适角于广泛额颞顶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颅内高压的病人。临床研究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其近期并发症主要有迟发性血肿、局部脑水肿加重和脑膨出,后期可有脑软化、脑穿通畸形、脑积......

    作者:吕立权;江基尧 刊期: 2002- 03

  •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proximalmyotonicmyopathy,PROMM)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多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PROMM的特征包括近端肌无力,肌痛,白内障和肌强直等。PROMM因为无CTG(Cytosine,Thymine,Guanine)复制倍增异常而不同于营养不良性肌强直(myotoniedystrophy,DM)。目前欧美国家相继报道相关病例。作者复习文献,整理出本病......

    作者:于强;汪昕 刊期: 2002- 03

  • G1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与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G1期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与胶质瘤相关的研究显示,CyclinD1和CyelinE等起正调节作用的因子在胶质瘤中存在过表达现象,而起负调节作用的P15、P16基因在胶质瘤中多表现为以纯合性缺失为主的变异,P21、P27基因虽无明显变异,却以量的方式在胶质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这些G1期调控因子均被证明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

    作者:于涛;程美仙;王成林 刊期: 2002- 03

  •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突触间隙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升高,谷氨酸转运蛋白异常导致的谷氨酸摄取减少,谷氨酸受体缺陷及钙离子结合蛋白的异常导致的运动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失衡。对于各环节在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争论。......

    作者:刘明生;崔丽英 刊期: 2002- 03

  • 钙与脑缺血损伤

    脑缺血损伤时启动了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损伤神经细胞,如谷氨酸过多释放、自由基产生增加、一氧化氮合成增多、线粒体功能破坏等,Ca~(2+)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Ca~(2+)在脑缺血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上述因素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刘萍;熊宗麟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