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降糖药黑科技SGLT2i护心肾首选
时间:2025-05-12 15:51:31
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口服降糖药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史,不断推动着治疗理念与手段的进步。
早期的口服降糖药主要聚焦于单纯的控糖目标。当时,医学界对于糖尿病的认知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治疗药物的研发重点在于如何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以缓解患者因高血糖带来的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例如磺脲类药物,它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在饮食不规律或者药物剂量稍高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风险。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糖尿病并不仅仅是血糖升高这么简单,它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于是,口服降糖药的研发方向开始悄然转变,从单纯的控糖向兼具保护心肾等器官功能迈进。
在这一过程中,SGLT2i 类药物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崛起,成为了降糖药领域的“黑科技”代表,更是逐步成为首选药物。SGLT2i 即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它有着独特的降糖机制。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而 SGLT2i 类药物可以抑制肾脏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种降糖方式带来了诸多优势。一方面,它不依赖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即使是胰岛功能已经有所衰退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这类药物依然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拓宽了降糖药的适用人群范围。另一方面,它在降糖的同时展现出了对心肾的显著保护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SGLT2i 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它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在肾脏保护方面,它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甚至有可能逆转肾脏功能的损伤,为患者的长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SGLT2i 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促进尿糖排泄来降糖,并不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所以患者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较少出现低血糖情况,这使得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也更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从最初单纯控糖的口服降糖药,到如今集控糖、护心肾等多重功效于一身的 SGLT2i 类药物成为首选,这背后是医学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探索与钻研,是医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成果。如今,SGLT2i 类药物正改变着糖尿病治疗的格局,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让他们在抗击糖尿病的道路上,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有效守护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健康,开启更为优质的生活篇章。未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这类药物还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书写糖尿病治疗领域更为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