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揭秘冠心病治疗的9大药物

时间:2024-12-31 09:33:34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离不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冠心病患者常用的9类药物的详细解读。

硝酸酯类药物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它们能够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这类药物的代表有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硝酸甘油通常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时,而单硝酸异山梨酯则常作为长期管理的一部分。

β受体阻滞剂也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它们通过减少心脏的工作负荷和氧气需求来预防心绞痛发作。这类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不仅有助于控制心率,还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

钙离子拮抗剂则是另一类重要的药物,它们能够放松血管平滑肌,增加心脏供血。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药物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及替格瑞洛都是这一类药物的代表。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降脂药物也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ACEI或ARB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主要用于高血压患者,它们能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利尿剂如呋塞米和氢氯噻嗪则有助于控制液体平衡,减少心脏的工作量。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对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冠心病患者也是必需的,尤其是那些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每一类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症,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谨慎。同时,患者也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