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为什么医护人员都不喜欢医院行政人员?

时间:2024-12-02 11:12:29

医护人员对医院行政人员存在一些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工作认知差异


1.工作重心不同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直接面对患者,他们的工作重点是诊断、治疗疾病和护理患者。在医护人员看来,他们的工作是医院运转的核心,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例如,外科医生在进行一场复杂的手术时,需要全神贯注,他们认为行政工作应该全力支持临床一线工作,保障医疗资源的及时供应和患者的顺利就医。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则侧重于医院的整体管理,包括人员调配、物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诸多事务。他们需要从医院的全局出发,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成本控制、流程优化等问题。比如,行政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会综合考虑医院的预算、设备的性价比以及科室的需求优先级等因素,这可能与医护人员对设备的迫切需求产生时间差。

2.工作衡量差异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通常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来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他们会为成功救治一名危重患者而感到自豪,或者为患者病情的反复而感到焦虑。在他们眼中,行政工作的价值较难直观地体现在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没有直接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通过保障医院的高效运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来体现工作价值。他们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协调科室之间的关系以及确保医院的合规运营,但这些工作成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被理解和认可。

二、工作沟通问题


1.沟通频率和方式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在临床工作中时间非常紧张。他们希望行政人员在沟通工作时能够简洁明了、直切要点。然而,行政人员有时可能会因为要传达的信息较多、涉及的流程较复杂,而不能满足医护人员的这种期望。例如,在通知医护人员参加一个新的培训课程时,行政人员可能会详细介绍课程的背景、目的、时间、地点以及后续的考核方式等诸多内容,这在医护人员看来可能会觉得繁琐。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沟通。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节奏,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同时,行政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可能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使得双方不能及时调整沟通方式。

2.沟通目标不一致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在沟通中更关注与临床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医疗资源的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整以适应患者治疗等。他们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提出的一些管理要求和规定没有充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了阻碍。例如,医护人员可能认为行政人员制定的值班制度没有考虑到某些科室患者流量的高峰时段,导致人员安排不合理。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理解和配合医院的整体管理决策,从医院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但他们可能没有充分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使得沟通的目标出现偏差,双方不能达成共识。

三、资源分配矛盾


1.人力分配方面

医护角度:医护人员常常感到人力不足,尤其是在患者数量较多或者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行政人员没有合理调配人员,没有及时招聘或调配足够的医护人员来分担工作压力。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内科病房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增,但行政人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招聘流程复杂、预算限制等)没有及时补充人手。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医院的整体人力成本、人员编制等因素。他们在进行人力调配时,不仅要考虑临床科室的需求,还要兼顾医院的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规划。有时候,行政人员可能认为医护人员的人力需求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需要通过内部优化流程等方式来缓解人力紧张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增加人员。

2.物资分配方面

医护角度:在医疗物资的分配上,医护人员最关心的是能否及时获得足够的高质量医疗物资来保障患者的治疗。他们可能会对行政人员的物资管理方式产生不满,比如认为物资采购不及时、分配不公平等。例如,在某些急需特殊医疗器械的科室,医护人员可能会觉得行政人员没有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患者的治疗受到影响。

行政角度:行政人员要根据医院的物资预算、各科室的实际需求以及物资的库存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分配。他们需要确保物资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不合理的囤积。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行政人员可能会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进行分配,这可能与医护人员期望的分配方式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