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课题申报书中预定目标的撰写策略及要点
时间:2024-06-06 10:07:03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清晰、具体地阐述预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能够展示研究的预期成果,还是评审团评估课题价值与实施可行性的主要依据。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撰写这一关键部分,并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性与具体性
首先,目标的表述需与研究核心紧密相连,并清晰阐述预期的具体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遵循以下步骤:
选用具有明确行动指向的动词,如“研发”、“测试”、“验证”等,以明确研究行动。
设定具体的研究指标,例如“提升算法处理速度至少30%”,从而清晰界定期望达到的性能水准。
指明研究成果的具体应用场景,如“研发一种能提高特定癌症患者生存率20%的新药”,以显示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设定时间框架,如“在项目第二年内完成算法的初步测试”,为项目进度提供明确的时间节点。
二、可度量性
设定可度量的目标对于跟踪进度和客观评估项目成效至关重要。可按照以下方式设定:
确定可通过实验数据或技术分析衡量的性能指标,如“减少症状的发生率至少20%”。
利用统计方法或技术基准来定义和评估目标,例如设定“达到或超过95%的预测准确率”。
在项目时间线中设置具有量化目标的检查点,如“在项目第一年结束时,完成原型机的初步测试,并达到50%的预定性能指标”。
三、实现可能性
在设定研究目标时,必须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这要求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切实可行。具体应考虑:
评估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可行性,包括技术成熟度和资源充足性。
考量团队的专业技能、经验及人员配置是否与研究目标相匹配。
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并考虑项目开发、测试和评估等各阶段所需时间。
保持目标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进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四、关联性
确保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问题保持高度一致,能够增强申报书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为此,应:
明确阐述研究问题与目标之间的直接联系,保持逻辑一致性。
设置互为补充、具有内在整合性的多个目标,共同覆盖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避免设置与主要研究问题无关或重复的目标,以保持申报书的聚焦和高效。
五、分阶段设定
对于复杂或长期研究项目,分阶段设定目标是有效的管理策略。具体做法包括:
设定具体、可量化的阶段目标,确保每个阶段都直接贡献于最终研究目的。
设置检查点和评估标准,以便监控进度并灵活调整策略。
利用阶段目标简化沟通与报告流程,提升项目透明度,并鼓励团队动力。
六、撰写时的注意事项
在撰写预定目标部分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一致性:确保目标与申请书中的其他部分相协调。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不必要的专业术语,使评审者易于理解。
具备预见性:考虑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为目标设定留有一定的灵活度。
遵守文档格式要求:按照申报指南的规定撰写,注意字数限制和格式规范。
综上所述,撰写好课题申报书中的预定目标部分是提高申报书质量、增加获得资助可能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明确、具体、可度量且具实现可能性的目标设定,能够清晰地传达研究的意图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