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
时间:2024-02-28 10:05:52
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前置部分
封面:包含课题名称、研究者姓名、所属单位、结题日期等基本信息。这是报告的第一页,为读者提供课题的基本概览。
标题页:详细列出课题的完整标题、副标题(如果有)、研究者及其单位、联系方式、资助信息(如果有)等。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整个报告的简短总结,概括了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关键词则是为报告内容提供索引的词或短语,便于信息检索。
二、主体部分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课题的重要性和现实应用价值。这部分还包括对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以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研究方法:详细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对于应用性研究而言,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尤为重要。
研究结果:展示通过分析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这通常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图表展示以及必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解释其意义,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指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这部分强调对结果的解释和理解。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给出明确的结论,并提出基于研究结果的实用建议或改进措施。结论应简洁有力,直接回应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列出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以标准的引用格式排列。这既是对前人工作的尊重,也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三、结束部分
附录:包含一些补充性的材料,如研究问卷、原始数据、计算过程等。这些材料对于验证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致谢:对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谢。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
请注意,具体结构可能因课题性质、领域要求或研究机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撰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此外,撰写结题报告时还应注重逻辑清晰、语言规范、数据准确等要求,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