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SCI 摘要写作中的这些坑,你踩了吗?

时间:2024-01-22 14:07:45

在撰写SCI摘要时,有几个常见的误区和解决方法,这些将有助于确保你的摘要达到标准。

首先,避免过度依赖模板是很重要的。虽然使用模板可以节省时间,但它们可能限制了摘要的个性和独特性,甚至可能导致扣分。一个好的方法是保持灵活性,并能够根据特定需求调整模板内容,同时确保摘要包含所有必要的要素。


其次,保持句子清晰简洁是关键。摘要的长度有限,每句话都应该精炼并准确传达意义。这需要注重语言的精确性,并确保每句话都明确地表达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另外,遵循“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的结构也很重要。这种结构有助于保持摘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

在开始写摘要之前,先制定文章的大纲和结构,按照这个结构组织内容,可以确保整个摘要的逻辑连贯性。


SCI摘要里通常要包括以下要素:


  1. 目的:明确地阐述研究的目的或问题,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2. 方法:简要描述研究的设计、对象选择、实验或调查方法、主要变量和测量方法,以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列出研究的主要发现或数据,说明新方法和经典方法的比较结果,并解释其含义和统计学程度。

  4.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或展望。


在撰写SCI摘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构清晰:摘要应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基本要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2. 内容简洁明了:摘要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不必要的细节。

  3. 客观准确:摘要应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不夸大或缩小研究结果。

  4. 符合格式要求:摘要的格式和书写方式应符合SCI期刊的要求,注意正确使用英文标点符号和语法规则。

  5. 提供足够信息:摘要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够了解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总之,SCI摘要应该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激发其阅读全文的兴趣。

总之,为了写出高质量的SCI摘要,需要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语言的精炼与准确度,以及明确的文章结构。遵循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提高摘要的质量,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