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前身为《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2005年8月改为现刊名,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反映国内外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号为ISSN 1673-2642,CN 43-1456/R,大16开,96页,双月刊,邮发代号42-1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的双向交流,为中国神经科学走向世界搭建新的平台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讲座、综述、文摘等。本刊主编为刘运生教授、杨期东教授,副主编为袁贤瑞教授、肖波教授,编辑部主任为肖波教授,专职编辑2人。每期发行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本刊信息量大,多年来在采编形式、可读性及学术价值方面深受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喜爱,已成为他们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参考资料。创刊32年来,充分发挥了刊物的优势,所刊载的文章都紧密地结合了临床、科研及临床教学的需要,实用性强,为专家和学者快捷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诊疗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了一个最佳窗口,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受到该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刊从1999年起即被湖南省宣传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进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论文网络首发”的含义,流程及优缺点

时间:2024-01-17 09:33:32

“论文网络首发”是一种学术论文的出版方式,指的是将已经通过审核并定稿的论文在纸质版出版之前,以网络版的形式优先出版。这种方式可以加速学术信息的传播,提高论文的可见度和引用率。


具体来说,论文网络首发的流程大致如下:


1、作者提交论文稿件并通过审核后,出版社会将论文定稿。

2、论文定稿后,出版社会将其以网络版的形式发布在特定的网络平台上,供读者在线阅读、下载和引用。

3、在网络版发布一段时间后,出版社会再出版该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供读者购买和阅读。


论文网络首发的用途主要包括:


1、加速学术信息传播:通过网络首发,论文可以更快地被读者获取和传播,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2、提高论文引用率:网络首发的论文更容易被其他研究者找到和引用,从而增加论文的影响力和引用率。

3、便于读者获取:网络首发的论文可以随时随地在线阅读和下载,方便读者获取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论文网络首发确实为学术界带来了许多便利,如加速学术传播、提高论文的可见度和引用率等。然而,这种出版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审稿和编辑问题:由于网络首发的快速性,可能会缺乏严格的审稿和编辑程序,导致论文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内容。这可能会损害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可信度。

2、长期保存和检索问题:网络首发的论文可能不利于长期保存和检索。相比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网络信息的稳定性较差,可能会面临链接失效、网站关闭等问题,导致读者难以长期访问和获取论文。

3、引用和认可问题:虽然网络首发的论文更容易被其他研究者找到和引用,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不如经过严格审稿和编辑程序的公开发表论文受认可。这是因为后者通常具有更高的学术标准和可信度。

4、学术不端行为风险:网络首发的隐匿性可能导致一些作者降低学术标准,甚至出现捏造数据、伪造论证、盗用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学术界的声誉,还可能误导其他研究者。

5、舆论控制力度弱化: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这可能导致有害的虚假信息迅速传播。在如此庞大的互联网体系中,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困难,这可能导致舆论控制力的大幅弱化。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学术界和出版机构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审稿和编辑程序、确保网络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检索、提高网络首发论文的学术认可度、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加强舆论控制等。